本站出售,有兴趣带价格联系QQ:503594296

郎咸平炮轰 宏利躺枪… !保诚 吗 香 产品预定利率再降至2%以内;香港保险还 (郎咸平内部讲话)

随着年内LPR利率、存款利率成功新一轮调降,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也正在步入下行周期。

近日,据方正证券非银金融团队测算,往年第二季度预定利率评价值为1.96%,较第一季度的2.13%环比降低17bp,已延续两个季度比预定利率研讨值高25bp以上。这也意味着,估量8月底新发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将成功下调。

再加之此前监管下发的《关于树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灵敏调零件制有关事项的通知》,一时引发分红险预定利率下调的讨论。

与境内分红险收益率构成清楚对比的是,香港有分红险产品年化收益率抵达7%,高于境内两倍水平,也培育了近年来“赴港购保”的热潮。

而近期,香港中文大学前讲座教授郎咸平的一段视频内容引发热议,视频中其用犀利表述“炮轰”港险高收益的疑问,称香港保险为“精心设计的骗局”,并指出香港保险存在“七大坑”。

郎咸平的批判之所以引发普遍关注,与近年来香港保险在中原市场的热度密无法分,尤其是疫情之后2023年香港保险市场对中原用户重新开通,中原赴港投保人数大增。在此背景下,为吸引客户,香港保险公司一直推高预期收益率,一些产品的预期收益率甚至抵达7%,例如友邦保险的“盈御多元方案”,将“百年收益率”推至7%水平。正是在这种高收益宣传风行的气氛下,郎咸平提出了对香港保险的七大质疑:

港险七问:

郎咸平首先“掩饰”7%收益奇观的“泡沫”。 他指出,在7%的收益奇观之下,是基于复利计算且假定保单持有期长达100年的潜在报答率。这意味着,一个30岁的投保人若想成功这一收益率,要求活到100岁。更关键的是,市场坚定、投资战略等多种要素都或许形成通常收益与预期相差甚远,高收益承诺无异于“望梅止渴”。

除了收益成功的艰难,流动性风险是另一个严重隐患。香港保险通常设有较长的缴费期和保证期,若投保人在缴费期满前退保或延迟支取保单现金价值,将面临较大的损失,或许只能拿回很少一部分金额,甚至或许损失本金。郎咸平称自己前妻曾置办香港保险,每年交15万,要求交15年,在延续交了3年后,中止交纳,最后一分钱也没拿回来。

不只如此,不同香港保险产品的收益率存在较大差异,在置办时若未充沛了解和比拟,投保人或许会因选择不当而遭受损失。郎咸平指出,1996年置办的某保险公司分红储蓄险,27年报答率达7%,增值6倍,而另一产品20年平均报答率仅2.22%,收益相差三倍以上。相同投入4500美元,后者价值仅为13,500美元。他进一步提示,这种差异面前,是保险公司或许将资金用于高风险投资(如比特币),形成收益坚定极大且缺乏弥补机制,不确定性极高。因此,投保人在置办时若未充沛了解和比拟产品,极易因选择不当而遭受损失。

在疾病保证范围,条款圈套的杀伤力相同不容小觑。 郎咸平指出,一些香港保险公司在疾病保险的理赔条款中设置诸多限制条件,如对某些疾病的定义较为严峻、要求提供特定的医疗证明等,形成在通常理赔时,部分投保人或许因不契合条款要求而被拒赔。

而当争议真正出现、投保人试图维权时,本钱更是高得令人咋舌。郎咸平称,假定保险公司拒赔,你想在香港打官司,律师费比理赔金还要高。律师费按小时计算,资深大律师是5000块一小时,且只需戴那个白色假发的资深大律师可以上法庭。另外,郎咸平称,一个1,000万的案子,律师费要收200万,而且律师会要求你先存100万出去,他随时扣,没有法律规则。扣多了算活该。扣少是无法能的。

此外,地域限制带来的外汇管制及法律效能风险也需警觉。香港实行外汇管制,投保人未来或许面临兑换限制,影响保险金的经常经常使用。更关键的是,依据中原相关法律法规,在中原签署的香港保险保单不受法律维护。若经过非正轨渠道置办,一旦出现疑问,投保人的权利将难以失掉有效保证。

尽管偏激,却也失实。

郎咸平的批判虽显偏激,却也并非无的放矢。关于宽广投保人而言, 最中心的关切莫过于前三条与收益率毫不相关的疑问。以友邦保险的“盈御多元方案”为例,其保单资产中权利类投资比例高达75%,而保证收益率年化不到0.5%,大部分收益都是非保证的分红收益,能否兑现取决于分红成功率,风险敞口较大。

理想上,高预期收益并非友邦独有。 作为“港险三巨头”的保诚保险和宏利保险,旗下均有高收益产品。保诚保险储蓄分红产品“隽富”方案,2025年预期年化收益5.5%-6.2%(美元保单),支持附加医疗险和终期红利锁定机制。宏利保险储蓄分红产品“创富传承”方案,预期年化收益6.8%-7.6%(25年期),支持三代受益人指定和另类资产投资。

不过,这种动辄7%的超高演示收益已惹起监管留意。往年2月,香港保监局公布《分红保单利益演示利率下限指引》,要求自2025年7月1日起,港元和非港元分红保单的最高演示年报答率,区分不得逾越6%和6.5%。

至于“7%收益需100年支付但自己已身故”的疑问, 香港保险并非没有应对之策。其一大优点性能是“有限改换被保人”,通常上可有限次变卦被保人,防止因原被保人身故形成保单终止,成功财富的跨代传承。不过,该性能对部分产品或许对年龄、瘦弱状况等有隐性要求,改换时需契合承保条件。

而郎咸平前妻退保后“一分未回”的极端案例, 则与香港分红险普遍采纳的英式分红机制亲密相关。在这种机制下,一部分红利直接派发,另一部分作为终期红利以复利形式累积到保额中。关键在于,若在早期保单存续时期,启动延迟支取或退保,实质是主动丢弃了未来累积终期红利的复利增长权。此时,账户持有人能提取的现金价值往往远低于累积保费,构成“本金大幅盈余”的表象。

面对郎咸平的批判,香港保险行业并非完全缄默。例如,友邦保险在7月13日发声明强调“坚持最高合规规范”、“提供透明牢靠产品”,但未对郎咸平的详细指控启动逐条反驳,仅表示“关注言论”并“设有个案复核渠道”,显得颇为慎重。

综观郎咸平的批判与行业的现状, 投保人最要求的是客观理性的剖析。在做出决策前, 务必结合自身状况,深化思索置办香港保险的初衷和中心需求。若经慎重评价以为香港保险的风险收益特性或条款细节不再契合自身需求,可思索适时调整保险规划。无论如何选择, 肯定觉醒看法到:任何投资和保险产品都存在固有的风险和局限性,看似光鲜的香港保险也绝非例外。理性决策,方能规避“坑”险。


1.香港保险公司中信誉度排名首位的是英国保诚保险公司(香港Prudential),英国保诚保险集团运营160多年,历经二十世纪两次全球大战、大萧条、美国网络科技泡沫解体、2008全球金融危机等等严重金融动乱,无论全球如何变化,保诚一直如一的信守承诺。 保诚的百年历史中,理赔过多个全球著名保单,如泰坦尼克号灾难赔偿、一战和二战英国战士家眷赔偿、戴安娜王妃车祸赔偿等。 反观其它香港保险公司,履历表中鲜有这样的案例。 基于以上理由,我们以为英国保诚保险公司(香港)是香港信誉度最佳之保险公司,所以在香港,排名最好的香港保险就是英国保诚了。 2.美国友邦保险公司(香港AIA)是崛起于亚洲的美国保险公司,目前也是亚洲最富盛名的人寿保险公司之一,也历经百年,为亚洲各国人民提供丰厚的人寿保险产品。 香港最知名的四大保险公司排名3.法国AXA安盛保险公司(香港AXA)是法国资产控制公司,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经过收买亚洲保险公司而曲线进入人寿保险市场,法国安盛集团旗下的香港安盛保险公司也得益于集团之盛誉而在香港保险市场占据第三名的位置。 4.加拿大宏利保险公司(香港Manulife)是加拿大人寿保险公司,宏利保险公司与友邦保险公司及英国保诚保险公司的差距正变得越来越大,延续多个财年之财报不及预期,其产品也愈来愈缺乏竞争力,因此我们对宏利保险公司的前景持失望态度。 人寿保险对比剖析:在香港,英国保诚保险公司以业绩稳健,分红更高而见长,是香港常年占据第一名的保险公司,在香港运营的时期也最长,20世纪60年代即末尾服务香港和大中华地域的人民。 目前英国保诚集团也是全球上最大的人寿保险公司,有丰厚的人寿保险运营阅历,也是英国王室亲睐的保险公司。 香港保诚最受中原好友欢迎的产品有:保诚理想人生、保诚隽升、保诚更美妙、保诚守护星、保诚挚为您、保诚倍丰厚、保诚裕丰寿险等保险方案,其中又以隽升和理想人生最受中原好友喜欢。 在香港排名第二的保险公司应属香港友邦保险公司(AIA),友邦保险公司在香港也是陪伴了几代人的生长,但是友邦保险还是以医疗保险产品最为突出,如香港友邦恬然忧心保就是香港最好的重疾险之一,遭到中原好友的推崇。 香港最知名的四大保险公司排名在香港排名第三的保险公司应属法国AXA安盛保险公司,安盛公司在香港提供人寿保险产品相对较晚,1984年经过收买几家较小的人寿保险公司末尾起家运营保险业务,在此之前安盛是以资产控制公司而知名。 安盛保险在香港几易其名,2011年之前称号为国卫AXA保险,2011年之后更名为AXA安盛保险。 不过安盛在香港提供比拟片面的人寿产品,如安盛真智惠保、安盛真智珍宝、安盛全蓄、安盛康逸、安盛真智状元等,也都是广为中原好友熟知。 香港宏利保险在香港排名相对靠后,2012年香港宏利还下调了产品分红,造成宏利赤霞珠产品变得愈加没有竞争力,目前曾经越渐边缘化。 虽然宏利财务稳健,假设产品失去竞争力,客户也会流失,似乎如今的ING保险。 重疾保险对比剖析:保证杠杆数选择性价比。 保证杠杆倍数即保证总额除以总保费支出,是权衡一款保险产品性价比最关键的参考目的,倍数越高,保证的性价比显然也越高。 记者对比上述4家保险公司针对3岁的小好友、保额15万美元、10年缴费期所作出的重疾保险方案书发现,保证杠杆率多在6倍左右,相当于每交纳1元保费,可以取得的严重疾病或身故保证是6元左右。 详细比拟来看,安盛重疾产品总保费美元,在投保后的第一个10年不要钱参与35%的保额,那么投保后的第一个10年的杠杆率就为7.53倍,尔后的杠杆率为5.58倍。 保诚公司也会对投保后第一个十年不要钱参与35%保额,总费用为美元,投保后第一个10年的杠杆率为7.3倍,其他时期的杠杆为5.42倍,另外保诚公司的重疾针对癌症,心脏病,中风会有额外20%的保额理赔。 而友邦并没有额外不要钱参与保额条款,但是保费支出相对少很多,为美元,杠杆为6.6倍。 宏利重疾产品在投保后的前20年或65岁前,给予不要钱参与20%保额的活动,但该公司产品与其他三家相比具有一定特殊性。 先看其名为“乐享人生危疾保”的产品,该产品与其他公司相反,给予重疾和身故同等的赔付额度,但杠杆率仅为5.3倍(计算不要钱赠送保额)和4.4倍,处于最低水平。 其关键要素在于,该产品包括了其他公司产品所没有的住院预支保证,相当于参与了医疗险的成分。 假设剔除住院预支保证的部分,则另有一款名为“自在人生危疾保”产品,杠杆率高达8.2倍和6.8倍,处于最高水平,但该产品针对身故的赔付额度却十分之少,仅为当年已累计缴存保费的110%。 可以看到,4家保险公司中有3家都针对投保人投保后的第一个10年或20年,给予了较大幅度的不要钱赠送保额活动。 那么如何看待这一活动呢?关于中年受保人来说,他们的房贷、家庭生活等担负较重,保费支出预算相对有限,保额活动是不错的选择要素;而假设受保人为小好友,其生命周期还很长,这一要素就可以先不思索。 财富投资剖析总监指出,保险产品的杠杆率会遭到很多要素影响,比如分红水平、额外保证水平等,要掌握的总逻辑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假设主保单的保证条件比拟优厚,则杠杆率往往较低;主保单保证条件苛刻或许没有太多红利,则杠杆率较高。 投保人做选择时,一定要从实践需求动身。 不同保险公司针对不同年龄的受保人,其保费的弹性也不同。 也就是说,有些公司偏爱更年轻的受保人,其重疾险的杠杆率会比拟高,关于中老年人的重疾险产品杠杆率则会相对较低。 而有的公司或许正好相反。 因此在投保时,不能仅仅参考某个详细案例,必需结合受保人的详细方案书启动详细对比。 条款明细影响赔付选择重疾险,明细条款十分关键,毕竟重疾的病种十分多。 香港保险经纪机构担任人引见,选择香港重疾险有三点要求特别留意:有多少种疾病可以保证?理赔的宽松水平有多高?什么状况下可以赔付?还是拿上述4家保险公司的产品作比拟,各家公司重疾险保证的病种大约有50种以上,掩盖面都比拟片面。 宏利的一款20年危疾产品保证的病种到达60种之多,掩盖了癌症、与器官衰竭有关的疾病、与心脏和心血管有关的疾病、与神经系统有关的疾病等大类;保诚的保证范围则为52种,其中失去独立生活才干条款的保证期为19岁到65岁,而完全及终身伤残的保证期为1岁至65岁。 安盛康采严重疾病保证则掩盖56种严重疾病,10多种非严重疾病,20种早期严重疾病提供,不过有些病种有明白的年龄限制,多为15岁至75岁。 友邦恬然忧心保掩盖了55种严重疾病。 针对一些非严重疾病或早期严重疾病,上述四大保险公司均设定了可预支保额的条款。 特别是针对女性和男性特定的原位癌,如子宫癌、乳腺癌等,可预支总保额的20%至30%,投保人可细心启动对比。 保单可取得红利保单红利是指在保证保额的基础上,给予保单持有人的一种红利,分为周年红利和期满红利。 其中,周年红利是在保单未赔付、退保的状况下,可取用的红利,具有流动性;而期满红利是在保单赔付后才可以取出。 以这四家保险公司为例,友邦重疾产品的保单就同时设置了周年红利和期满红利。 在上述案例中,受保人28岁(保单失效后第25年)时,不只可以取得累积8992美元的周年红利,还可取得8100美元的期满红利,前者可自在提取。 而英国保诚保险公司(香港保险排名最好的保险)、安盛的产品则仅设置了期满红利,如保诚的重疾产品,相同到了受保人28岁时,由于其采用的是英式保单,届时的期满红利高达10.16万美元。 值得留意的是,一切保单红利只是在以后时点基于以后市场环境给出的一个预期收益,随时或许出现变化,为非保证性收益。 投保人在方案书中,要了解各家保险公司预测分红时的基准年化利率。 如友邦产品的分红金额以现时积存息率4.00厘计算,而宏利红利以年利率3.50厘积存升息,安盛是依照年利率2%来设置预期收益。 除分红率外,保单现金价值也是必需了解的一个数据。 所谓保单现金价值,可以了解为如未出现赔付,因其他要素不得不退保时,保证可以拿回的金额。 普通香港保险产品投保后前3年内的保证现金价值都会为零或许很少,因此投保人在买保险之前要想清楚,提早退保不划算,还可以善用21天的冷静期,这一时期退保可以拿到全额保费。 身故赔偿金额少数也随时期调整,这些也要求留意。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