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60后海归女博士掌舵百力司康 递表前夕20亿美元协议生变
2025年上半年,港交所迎来IPO递表热潮,企业上市热情继续高涨。
其中,范围的表现尤为抢眼。目前,脑动极光、维昇药业、映恩生物、拨康视云、等十多家生物医药企业已成功登陆港交所。
这股生物医药企业赴港上市的热潮,离不开港交所多年来对创新型企业的制度支持。自2018年起,港交所陆续推出“18A”“18C”等创新上市规则,打破了传统上市对盈利或支出的硬性要求,为未盈利、仍处研发阶段的生物科技公司开拓了直接融资通道。
在这一背景下,6月29日,百力司康正式参与递表队列,向港交所提交上市开放。作为企业,公司的针对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等外围产品正处于关键研发阶段。此次赴港上市,百力司康能取得资本的喜爱吗?
两位海归女博士
结合创业
百力司康的故事,始于两位情投意合的海归女博士——魏紫萍与周宇虹。
1987年,魏紫萍从中国迷信技术大学化学系毕业,随后赴美国进修,于1994年获新泽西州立罗格斯大学化学博士学位。
尔后25年间,她深耕制药行业,在百时美施贵宝、强生等跨国药企担任资深研讨员,后升任阿斯利康/MedImmune生物制药开发迷信总监,深度介入药物研发全流程,积聚了丰厚的国际视野与深沉的技术阅历。
周宇虹的学术与职业轨迹与魏紫萍高度契合。1987年,她获复旦大在校生物化学学士学位,1990年取得遗传学硕士学位,1994年获新泽西州立罗格斯大学微生物学及分子遗传学博士学位。
周宇虹曾在日本药企卫材旗下子公司担任抗体开发初级总监十余年,深耕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范围,积聚了逾25年研发阅历。
2017年,两位60后女博士从跨国药企资深从业者携手转身,成为中国创新药赛道的创业者。周宇虹以首席迷信官身份担任百力司康临床前研发控制与技术创新,魏紫萍则以董事长兼CEO的身份掌舵。
仰仗周宇虹在卫材任职时期积聚的行业资源与技术认知,百力司康在成立初期便展现出高效的协作拓展才干。2018年3月,公司与卫材签署协议,取得在候选药物相关研发中经常经常使用艾立布林衔接子(抗体与药物之间的纽带,在肿瘤细胞外部开释药物)的全球独家授权。
艾立布林是一种克制微管动力学来阻止癌细胞分裂的化疗药物,作为卫材旗下的明星化疗药物,其衍生的衔接子技术在稳如泰山性与肿瘤杀伤效率上具有共同优点,这一协作直接为百力司康的早期研发奠定了差异化基础。
尔后数年,百力司康逐渐构建起以ADC(抗体偶联药物)为中心的研发管线矩阵。
截至递表前,公司已打造出由四款临床阶段候选药物组成的ADC管线,其中中心产品BB-1701是一种靶向HER2(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以艾立布林为有效载荷的ADC候选药物,关键面向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及其他潜在HER2表达癌症顺应症展开研发,现已进入II期临床。
2023年4月28日,卫材与公司签署了临床实验协作开发协议。依据协议,百力司康和卫材将就BB-1701启动共同开发。
如卫材行使该产品战略协作的选择权,百力司康会取得相应的行权付款,同时将取得总计高达20亿美元的开发与商业化里程碑付款,以及销售分红,卫材会取得该产品全球(除大中华区外)开发和商业化权利。
但是,2025年5月,卫材就BB-1701的临床实验协作开发事宜订立逐渐终止协作协议,百力司康将独自担任BB-1701未来的全球开发及商业化。其突然“分开”,使得百力司康中心产品的商业化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关键协作同伴卫材
终止临床协作,
影响几何?
从百力司康的展开历程来看,卫材曾扮演了关键角色。
不只首席迷信官周宇虹曾任职于卫材,公司首席业务官Shuhei Shimizu亦有卫材相关履历,2013年10月至2018年9月时期,他曾在卫材附属公司担任商业展开、知识产权及联盟控制副总裁。
协作层面,卫材既是百力司康的关键供应链同伴,也是中心技术支持方。2023年,公司从卫材推销原资料及技术服务的费用达3284万元。卫材同时也是百力司康的第七大股东,持股7.75%。
从过往营收数据来看,卫材在百力司康的支出造成中占据相对主导位置。2023年,百力司康全年1.8亿元支出一切来自卫材;2024年,来自卫材的支出为2226.1万元,占比仍高达98.5%。
可见,卫材不只是客户、股东,更是其营收的中心支柱。现在卫材从中心产品的临床实验协作开发中撤离,20亿美元的开发与商业化里程碑付款化为乌有,百力司康面临着严厉的财务应战,亟需开拓新的营收渠道,以此缓解短期营收压力,稳如泰山公司运营。
而双方协作终止的要素,招股书中并未披露。
据招股书,中心临床实验本由卫材牵头,是BB-1701借助卫材资源、打通全球临床推进途径的关键规划。现在,卫材突然终止协作,使得该实验后续推进节拍被打乱,资金支持、国际多中心协调等环节都需重新梳理。对此,「子弹财经」向其讯问协作终止的要素,但截至发稿,尚未回复。
招股书中,百力司康称,公司正在加快推进BB-1701的全球临床开发战略,以确保率先在市场上推出针对优赫得经治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法。依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BB-1701是相关疗法临床阶段最靠前的ADC。
2025年下半年,公司估量与美国食品及药物控制局、欧洲药品控制局、中国国度药品监视控制局及日本医药品综合机构在内的全球监管机构休会讨论上述疗法的临床实验。
除乳腺癌外,公司还经过临床实验探求将顺应症扩展至肺癌治疗范围。
不过,ADC疗法虽为近年来增长最快的癌症治疗形式之一,仰仗“抗体靶向性+高细胞毒性”的双重优点备受关注,但赛道的白热化竞争已引发行业内卷。
目前,罗氏制药的赫赛莱、第一三共株式会社和阿斯利康结合开发的优赫得、的爱地希及恒瑞的艾维达,是全球范围内仅有的四种获批HER2 ADC药物。
对BB-1701而言,其中心定位是“耐药患者”这一细分人群,而“后线治疗”(在一线治疗失败后针对肿瘤的进一步治疗措施)的属性自身就面临应战,医生与患者对后线药物的支付志愿通常低于一线治疗。
此外,未来商业化环节中,还需应对潜在的多少钱竞争等压力,如何在剧烈竞争中成功市场包围,仍是其要求超越的难关。
获高瓴资本投资,
对赌条款压顶
无论是临床实验还是商业化推行,均要求大批资金支持,百力司康的资金实力终究如何?
从公司的财务状况来看,由于尚未有产品成功销售支出,公司继续处于盈余外形。2023年、2024年,公司净盈余区分为2.06亿元、5.57亿元,2024年盈余规模同比大幅扩展。
尚未盈利的状况下,公司已累计成功五轮约8.74亿元的融资,并引入卫材、高瓴资本、夏尔巴投资、西方富海等知名机构,公司的每股本钱已由天使轮的2元/股增长至B++轮的14.63元/股。
截至递表前,西方富海、夏尔巴投资、高瓴资本区分持股11.55%、9.21%、11.7%。
但融资面前,对赌条款如悬顶之剑。2024年末,公司的可赎回负债达17.6亿元,较上年增4.3亿元。
协议商定,若触发“2025年底未合格IPO、开创人失控制权/离任、运营继续困境”等事情,优先股投资者可要求现金回购,回购价取“发行价+10%单利(扣减股息)”与“赎回日净资产份额”较高值。
从资金贮藏看,截至2024年末,百力司康手持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32亿元。公司测算显示,若未来平均现金消耗率抵达2025年水平的1.7倍,现有资金可支撑27个月的财务稳健;而若叠加IPO募资净额,这一周期将延伸至108个月。
现阶段,百力司康仍要求尽快上市。毕竟,2025年底成功上市不只是缓解现金流压力的关键,更是规避对赌条款触发的关键。
此外,BB-1701全球临床推进、卫材分开后的自主商业化预备等,都或许让通常烧钱速度远超预期,进一步紧缩资金缓冲空间。
往年以来,已有多家生物医药企业成功登陆港交所。在ADC赛道竞争白热化与自身资金压力的双重驱动下,百力司康能否紧随其后,成为港交所的下一个生物医药新贵?「子弹财经」将终年关注。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