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包退 Q1扭亏面前 阴霾 中公教育 未走出 (不过包退的培训班真的吗)
7月1日,曾经景色有限的国际公考龙头(002607.SZ)盘中创下1.46元/股的新低,市值较历史高点蒸发逾2500亿元。这面前缠绕着中公教育三年累计亏近37亿元、退费声讨言论愈演愈烈等负面风云。
种种理想疑问,中公教育董事长李永新坐不住了。7月1日晚间,李永新初次亮相中公严选抖音直播间。不过,李永新的首秀,重心并未放在带货上,而是回应了退费以及高考志愿填报、公务员备考等在校生关注的疑问。
证券之星留意到,中公教育“退费难”暴露的“败相”,面前成因则是协议班方式所埋下的雷。李永新表示,“我们欠在校生的每一分钱,我们肯定会把它还完。”
7月2日、3日中公教育延续大涨,或许是李永新地下回应后的催化作用。但7月4日又演出了下跌很惨烈的走法,当日跌去7.19%。
往年第一季度,中公教育营收继续下跌,但归母净利润成功盈利,不过,其面临的应战十分严厉。除了高企的负债率外,在招录市场旺盛的需求下,也引发剧烈的市场竞争,叠加“退费难”还未完全处置口碑严重受损,中公教育能否翻盘回天,正面临史无前例的应战。
董事长亲身下场直播“带货”
7月1日晚间,在李永新直播一个小时时期,超9000人同时在线,点赞量122万,冲入人气总榜前50。
据了解,中公严选是北京中公严选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直播带货账号,该账号每周一到周五17点开播,每周六上午10点开播。
通常上,早在去年1月就有信息称中公教育成立了严选事业部,末尾搭建中公严选直播平台。天眼查显示,中公教育于往年1月注册成立了北京中公严选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2月份末尾常态化直播。
股权结构方面,中公严选由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持股,后者为中公教育全资子公司。
据中公相关人士表示,中公严选直播间自往年2月份成立以来不时是以卖为主。这次随同着李永新亲身下场,也是中公严选初次尝试直播带课。据该人士走漏,不扫除老板今后做集团IP,成为名师主播,由于其早年就是名师出身,是一点点把业务做起来的。
一位行业人士表示,李永新亲身下场,可见中公教育对直播带货的“钱景”希冀不小。不过,想要在直播带货尤其是知识性直播带货界站稳脚跟,绝非易事。
证券之星留意到,目前,包括西方甄选、学而思优品、高途佳品等等有着教培背景的品牌扎堆挤入直播带货赛道。其中,除了西方甄选成功了现象级的爆火,高途佳品成功了小范围出圈,其他品牌都还在探求中。
从中公严选目前所取得的效果来看,其入局并未溅起太大水花。目前,中公严选抖音号有1.1万粉丝,商品橱窗中有256件商品,掩盖零食特产、粮油调味、生鲜、服装等多个品类。截至发稿,已售出7267件。但单个视频的点赞量大部分未过百,往常的直播观看人数也不过百人。
关于起步较晚的中公教育,如何摆脱同质化也是其目前所面临的疑问。切入直播带货赛道后,中公严选能否为公司带来“惊喜”,有待时期给出答案。
此次直播中,李永新的重心未放在带货上,而是花了更多的时期回应与解释近几年缠绕在中公教育身上的种种负面信息,这或许也是李永新此次甘愿从幕后走到聚光灯下的要素。
李永新表示尽管集团不愿出风头做网红,但只需能让中公教育展开好,“即使我没做过的事情,我也情愿去做。以前不敢做的事情,我也敢去做。”
成败协议班
资料显示,2019年,中公教育经过借壳亚夏汽车登陆资本市场,成为A股第一家公考培训的上市公司。
目前中公教育主营业务横跨公共服务岗位招录考试培训、学历优化、职业资历和职业才干培训等3大板块,关键服务于18岁至45岁的大在校生、大学毕业生和各类职业专才等知识型务工人群。
中公教育最早创新性地推出了“不过包退”的协议班方式。所谓协议班,深入来讲就是学员在成功规则的课程后,假定口试或面试未能经过,培训机构会退还一部分或一切费用;相同,假定学员抵达了商定的目的,则费用不予退还。
由于协议班通常打着“不过包退”的旗帜,曾一度帮中公教育吸引来了不少在校生。这种方式还曾被业内人士视作“天分发明”。
2020年,中公教育股价、业绩均抵达峰值,这一年公司成功营收112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3.04亿元,股价最高抵达43.58元/股,市值一度逾越2600亿元。
此前借壳上市时,中公教育通常控制人鲁忠芳、李永新母子等人曾做出业绩承诺,中公教育2018年至2020年成功的扣非净利润区分不低于9.3亿元、13亿元、16.5亿元,算计为38.8亿元。中公教育成功成功了对赌协议。
但是,业绩承诺期一过,中公教育业绩相持不下。2021-2023年,中公教育营收逐年下滑,区分为69.12亿元、48.25亿元、30.86亿元,归母净利润录得净盈余23.7亿元、11.01亿元、2.09亿元,三年累计盈余近37亿元。
业绩大变脸面前,除了疫情冲击致市场需求收缩之外,协议班退费疑问也是一大影响。
据中公教育此前披露的数据显示,2019年度公司的退费金额为74.23亿元,退费比率为44.14%;2020年度公司的退费金额为100.09亿元,退费比率为46.54%,2021年公司的退费金额为153.02亿元,退费比率为68.46%。
据中公教育披露的信息显示,2021年退费人次162.12万人次,退费单价9438.59元,2019年退费人次81.6万人次,退费单价9097.19元,2020年退费人次113.15万人次,退费单价8846 元。从这三年收款退费数据能够清楚看出,2021年在收款人次和培训单价没有上升的状况下,退费人次和单价同比2019年、2020年均有大幅上升。
为了止损,中公教育从2022年1月1日末尾片面下架“不过全退”的产品。经过两年的降本增效,中公教育往年一季度业绩有所好转。
往年第一季度,中公教育营收同比增加14.08%至7.63亿元;归母净利润为8279.28万元,同比增长240.67%。
虽说中公教育往年一季度重新成功盈利,但其面临的应战照旧十分严厉。往年一季度,中公教育的货币资金仅6.24亿元,同期流动负债达53.04亿元,其中仅合同负债一项就高达28.8亿元。至往年3月末,中公教育的资产负债率抵达了91.08%。
深陷学员退费风云
与实控人疯狂套现
证券之星留意到,不少在校生原本抱着“不过包退”的想法报了中公教育的协议班,但没能成功“上岸”后却迟迟无法收到中公教育的退费。
往年2月,中公教育曾因“存在4000万元退费缺口”冲上热搜。大批学员破费好几万元置办课程,最终没能“上岸”,湖南中公教育承诺的退款一拖再拖。
另据央广网考察发现,多地中公教育都深陷“退费难”,包括浙江、河南、安徽、山东等多省。有学员2022年就开放退费,至今没收到退款。
证券之星发现,一系列市场的负面信息传导至资本市场。往年以来至今(7月4日),中公教育股价累计跌去六成之多,市值已有余百亿,较巅峰时蒸发了2500多亿元。而中公教育已延续四年未派现。
在直播中,李永新表示,因自身决策与外部环境要素,如行业政策调整及疫情等,形成退费疑问发生。“给我们点时期,欠在校生每一分钱,我们肯定会还完。”李永新在直播中称,将经过努力收款、加快恢复业务、融资等各种方式,不逃避疑问,积极处置疑问。
值得一提的是,中公教育大股东曾疯狂减持行为一度引发市场不满。据中国基金报报道,在过去两年里,李永新家族经过减持中公教育的股份已套现近百亿元。
套现之外,李永新母子还有大批股份处于质押外形。截至6月26日,李永新目前持有的股份就有68.17%处于质押外形。依据公告,鲁忠芳未来半年内到期的质押股份累计数量5900万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为69.67%,李永新未来半年内到期的质押股份累计数量5.7亿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为60.33%。
据悉,当日直播中,李永新也提到公司会细心研讨股份回购的工具。终究是出自真心,还是缓兵之计不得而知。(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刘凤茹)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