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出售,有兴趣带价格联系QQ:503594296

降息渐近!哪些资产和行业更值得等候 (降息了吗)

admin1 10个月前 (09-17) 阅读数 81 #银行

9月6日(外地时期),美国劳工统计局发布的报告显示,8月美国新增非农务工为14.2万人,低于市场预期,失业率从7月的4.3%降低至4.2%,持平预期,失业率为往年3月以来初次出现降低。

9月11日(外地时期),美国劳工统计局又披露数据,8月美国CPI同比下跌2.5%,前值2.9%, 中心 同比下跌3.2% 契合市场预期,环比下跌0.3%,高于预期的0.2%。

总的来看,8月份的数据显示美国务工趋弱、通胀缓解, 在此背景下市场预期美联储 月开启降息。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数据显示休息力市场过度降温,市场预期美联储9月降息50个基点的或许性一度逾越80%。而在CPI数据发布后,芝加哥商品买卖所的“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 目前市场预期美联储 月降息25 个基点的或许性约为85% ,只需15% 的人估量将降息50 个基点。

尽管降息幅度仍存争议,但降息自身渐成共识。在这种大背景下,哪些资产和行业更有望受益?

降息之下,港股、黄金或更受喜爱

据悉,美联储降息可分为两类,其中 纾困式降息 经常出现于危机出现后,降息幅度更大、继续时期更长、总降幅更大; 预防式降 息则多出如今经济出现放缓迹象时,降息幅度小、继续时期短、总降幅较小。

依据的研讨,美联储自1982年后共启动过4次纾困式降息和5次预防式降息。而经过火析后可发现,美联储降息会清楚影响到权利、固收、外汇资产走势,但商品多少钱涨跌法则不清楚。

首先, 权利资产在预防式降息期的胜率较高,纾困式降息期大约率下跌。 详细来看,美股方面,道指关于降息的反响最为猛烈,其次是标普500、纳斯达克;国际股市方面,降息时期A股、港股走势与美股基本相反,但A股走势具有肯定独立性;兴隆市场表现强于新兴市场, 但在预防式降息时期,新兴市场弹性或许更大。

其次,依据研讨,无论预防式亦或纾困式降息,债券利率均大约率降低、多少钱下跌, 美债利率下行的概率均较高,预期中债利率短期下行,但降幅小于美债。

另外, 在降息时期美元大约率走弱,日元或许下跌,人民币、欧元走势独立。

而商品多少钱与降息的相关较弱,但 黄金下跌确实定性比拟高,尤其是纾困式降息后黄金的下跌弹性更大。

民生证券近日在研报中表示,美联储降息行将落地背景下,近期金价再创新高。 接上去,从中终年看,美元信誉弱化为主线,继续坚决看好金价中枢上移。

研讨人员以为,目前9月降息或曾经计价, 降息之后的金价表现才值得关注, 可以关注降息1次乃至2次后,届时金价表现。

降息更利好港、A 两市哪些行业?

值得留意的是,在新兴市场的权利类资产中,港股和A股是极端关键的市场。

近期,兴业基金宣布观念称:“微观方面,美联储降息周期逐渐临近, 我们剖析判别这将是一次性性预防式的降息 ,降息开启前后, 权利市场估量均有上传窗口, 或出现为美股到其他兴隆市场再到新兴市场的轮动法则, 其中恒生科技在降息后或许反转效应比拟清楚,进而逐渐走强。

发布研报表示, 全球市场比拟下,中国资产以后仍具性价比。在预期逐渐修复、等候后续基本面逐渐改善的基础上,以后港股中概仍具估值吸引力,风险报答比高。

从板块的角度来看,国际战略剖析师伍礼贤以为, 港股的公用股、中资电信股、金矿股等, 均为未来可受惠减息的板块,前两者在美国减息下,潜在收益吸引力相对美债更大。

信银国际集团及商务银行业务投资主管张浩恩以为, 港股市场的焦点是派息股,包括内银、内险、中资电信、动力;科技板块当中部分大型权重股, 手游、消费平台股虽无派息,但随欧美减息,资金将流往亚洲如日本、中国台湾、韩国等地,只需资金继续逗留亚洲,便无机遇留意甚至流入估值廉价的港股,大型权重科技股应可受惠。

理想上,往年以来,恒生指数微涨3.59%,而市场中腾讯控股(00700.HK)、美团-W(03690.HK)等大型科技股的涨幅要远超恒生指数的涨幅;另外,高息股方向的、(00939.HK)、中国陆地石油(00883.HK)相同大幅跑赢整个市场。

这些板块相同是降息后要求重点跟踪的方向。

要求指出的是,近两年,A股走势低迷,美联储降息也有助于改善市场的流动性,推进全市场复苏,但海通证券指出, 美联储预防式降息 股生短跑赢,纾困式降息则A 股价值占优。

目前,结合机构的观念来看,此轮美联储预防式降息的或许性更高, 因此 股市场的生长方向更值得关注, 因资金本钱变低,投资者对风险性资产的投资志愿和偏好增强。

从行业角度来看,剖析观察2000年以来4次美联储降息后的表现后,海通证券以为,本轮美联储 预防式降息短期内利好金融行业,同时食饮、美护等遭到外资偏好的消费行业也有望跑赢;但从中期维度看 基本面更优的中国优点制造有望成为 股中期主线,详细关注具有出口竞争优点的中高端制造和引领新质消费力展开的科技制造。


美国降息利好哪些板块

1、有色金属行业受益,尤其是黄金板块会下跌:普通来说降息最为直接的影响便是大宗产品的多少钱,由于市场钱多了就会影响工厂的出产,这从而造成了大宗产品的降价。 2、关于出口行业愈加有利:由于美联储降息最为直接的影响便是其美元会相对升值,这种升值会促使我国出口的参与。 3、有利于消费板块:美联储降息之后不扫除我国也跟随降息方针,而且值得留意的是,市场在以后的阶段假设想取得较大坎坷的反弹,需求等候国际方针宽松信号的进一步明亮,而美联储降息则给国际方针宽松发明了更大或许。 促消费,稳参与我国关键的一项经济决策,因此接上去消费股会迎来大时机。

谁收藏和整理了07到08年相关金融危机的资料和我国关于这次金融危机中的相关政策?

2007年4月2日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存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向法院开放破产维护。 4月27日纽约证券买卖所对新世纪金融公司股票实行摘牌处置。 8月6日美国第十大致押存款机构美国住房抵押存款投资公司正式向法院开放破产维护。 8月9日法国巴黎银行宣布暂停旗下三只涉足美国房贷业务的基金买卖;欧洲中央银行宣布向相关银行提供948亿欧元资金——次贷危机涉及其他西方市场。 8月15日纽约股市三大股指大幅下挫,规范普尔500指数回吐了往年以来的全部涨幅,而道琼斯指数跌破点整数关口。 8月30日自8月9日至30日,美联储已累计向金融系统注资1472.5亿美元,以防次贷危机好转。 9月18日为应对愈演愈烈的次贷危机以及或许的经济衰退结果,美联储选择降息0.5个百分点。 从此,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 10月30日全球最大券商美林证券公司首席执行官斯坦·奥尼尔成为华尔街第一位直接受次贷危机影响丢掉饭碗的CEO。 11月4日全球最大金融机构花旗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查尔斯·普林斯宣布辞职。 2008年2月12日为防止房贷违约引发更严重的社会和经济疑问,美国政府和六大房贷商提出“救生索方案”,以协助那些因还不起房贷而行将失去房屋的房主。 2月13日布什正式签署一揽子经济抚慰法案,大幅退税,抚慰消费,进而抚慰经济增长,防止经济堕入衰退。 3月14日美联储选择,让纽约联邦储藏银行经过摩根大通银行向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公司提供应急资金。 7月13日美国财政部和联邦储藏委员会宣布救助两大住房抵押存款融资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提高“两房”信誉额度,并承诺必要状况下购入两公司股份。 7月14日房利美和房地美股价过去一周被“腰斩”,纽约股市三大股指片面跌入“熊市”。 7月26日美国参议院同意总额3000亿美元的住房援助议案,授权财政部有限制提高“两房”存款信誉额度,必要时可不定量收买“两房”股票。 9月7日美国联邦政府宣布接收房利美和房地美,以防止更大范围金融危机出现。 9月10日美国证券巨头雷曼兄弟选择出售旗下资产控制部门55%的股权,并分拆价值300亿美元处境困难的房地产资产。 9月15日雷曼兄弟宣布将依据以重建为前提的美国联邦破产法第11章开放破产维护。 美国银行已与另一家证券巨头美林证券公司达成协议,将以440亿美元收买美林公司。 届时美银将超越花旗集团,成为全美最大的金融机构。 10月份美国总统布什向国会提交的7000亿美元救市方案得以经过,至此,各国纷繁拉开了救市的大幕(降息,担保银行存款,向金融机构注资,政府收买金融机构资产等等)......但是在各国救市方案经事先并没有让各国股市止跌上升,反而让各国股指继续遭受重挫.......中国也不例外,延续三次降息,单边征收股票买卖印花税和取消利息税,上调出口产品出口退税率,未来几年预备投入5万亿元大规模推进基础设备树立以拉动内需等等一系列政策......

李迅雷:不要希冀再来一轮新的基建大潮 或靠房地产抚慰来拉动经济

昨天,应邀在华安基金举行的“ 2020春季ETF与资产性能峰会 ”作了关于《全球疫情蔓延下对中国经济影响及应对之策》的报告。关键观念如下:

1、在全球贸易摩擦不时、全球疫情大约率失控的状况下,全球经济或许出现衰退,而且这种衰退的迹象恐怕还是会继续下去,整个全球化或要告一个段落了。

2、我国在疫情之前对2020年的GDP增速目的应该是6%,如今恐怕要把GDP增速目的降到5.5%左右,当然一季度或许会愈加美观,二三季度或许会有一个恢复,有一个比拟微弱的反弹。

3、不要希冀再来一轮新的基建大潮,或靠房地产抚慰来拉动经济,它的边沿效应是越来越弱的。

4、关于2020年来讲,我对资本市场还是比拟失望的。 从投资的角度看,金融资产比房地产更值得性能,要性能头部的企业,而不是性能那种非头部的,炒题材、炒概念的品格难以耐久。

5、2015年的情形应该不会重现。 往年降准、降息的空间较大,让我想到了2015年的降准降息潮;但2015年既是金融创新之年,又阅历了从加杠杆到去杠杆的过山车环节。 如今跟那一年不一样的中央在于我们对金融风险的防范看法进一步优化了。

6、“估量2020的财政政策会鼎力清闲,过去财政赤字率普通都在3%以下,2019年是2.8%。 估量2020年会打破到3.5%。 货币政策方面,曾经步入降息周期,要降利率、释放流动性。

疫情或失控——

2020年全球经济在震荡中下行

我们在2月3日发布的《基于数学模型的新冠病毒传达预测》报告,预测结果与国际疫情实践状况比拟契合:模型预测新增病例拐点出现在2月17日(中性假定下);截止2月29日,卫健委发布的全国累计确诊人数(不含港澳台)为人,模型预测值为人,仅相差1.3%。 在疫情防控分区分级措施下促进停工,不会带来疫情的清楚重复。

同时,我们以为国际经过严厉的防控措施,曾经将传染系数降低到了0.5左右(平均每个病人只能传染给0.5团体), 而到达这一效果或许要求将人员之间的接触频率比往常降低80%。

以国际防控措施的严厉度和效果为标尺,评价海外疫情防控的难度:前景不失望,失控的概率较大,放慢特效药和疫苗的研制或许是应对全球新冠疫情的重中之重。 从盛行病传达模型来看,基本传染数要降低到1以下,才干控制疫情,而在其他参数控制得跟国际相反水平的前提下, 人员的接触频率要比往常降低66%以上,这对不少国度的组织发动才干或许存在较大应战。

因此,海外疫情分散短期内或难以控制,其危害或许清楚高于过去几十年的其他几次疫情,将对全球的人员流动和经济活动将发生较大的不利影响,全球经济下行的压力将清楚参与。

即使没有这个疫情,全球经济相同是处在下行趋向当中,比如 2019年,日本的GDP增速只要0.7%,美国的GDP增速2.3%,欧盟的GDP增速是1.4% ,无一例外都是下行。 即使是大家所看好的印度,去年的GDP也是从上一年的7%以上降低到了5.3%。

所以在全球贸易摩擦、全球疫情很难以控制的状况下,往年全球经济出现了衰退的迹象,而且这种衰退的迹象恐怕还是会继续下去。 故全球化进程或要告一段落了。 2019年全球商品出口占GDP的比重曾经出现了一个下行拐点,疫情的失控或许会对全球原本就偏弱的经济雪上加霜,对全球经济不要过于失望。

为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全球性的2020年降息还会继续,降息意味着流动性还是失掉进一步的释放,像美联储突然宣布降息50个基点,在 历史 上也是比拟稀有的。 假设没有疫情,降息也是大趋向,由于整个经济的回落,投资报答率、资本报答率的降低,是一个大趋向。 故降息不是央行有意所为的, 央行只是去顺应趋向,所以降息的实质还是在于对本国经济的担忧 ,关于全球经济下行所带来的风险的担忧。

美国股市最近震荡十分大,美国股市周三为什么大涨,就在于“超级星期二”的竞选中, 桑德斯竞选成为民主党的总统候选人或许性不大了 。 这使得投资者预期下一届美国总统的施政方针会比拟平和,关于美国经济有利,关于全球经济也是有利的。

那么,全球经济之所以会出现这么弱的走势,与常年友好造成的支出分化相关,支出分化带来了阶级的固化,带来了经济结构的好转,由于友好就意味着 游戏 规则不变。 所以很多东西我们不能只看它们的一个方面,还是要从正反两个方面辩证去剖析, 不要以为友好就是万事大吉,它会带来经济结构的固化,阶级的固化 。 这种固化带的整个经济效率的降低,带来了中低支出阶级对理想的不满。

所以不论有没有疫情,像结构固化等疑问,注定使得今后全球经济出现低增长、高震荡特征,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会降低,大家避险的需求会上升。 我在2018年就提出这样一个 “友好造成衰退” 的逻辑,并介绍黄金作为避险工具。 这是一个常年逻辑,至于这个环节怎样去归结,它一定会有重复,会有歪曲现象,但是总的趋向还是不变的。 而且这种下行是处在衰退的趋向中,给中国经济也带来负面影响。

疫情减速中国经济结构分化趋向

中国经济在增速放缓的环节当中,同时也出现了经济结构的分化。 假设付出很大代价去稳增长,也会造成诸多疑问,比如说微观杠杆率上升,居民支出分化、贸易摩擦加剧等。

由于要维持高增长,就要大出口,在全球经济当中就容易跟别国出现贸易抵触;追求高增长,自身的结构性疑问就会出现,从而影响到消费,造成产能过剩;为了稳增长,靠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来抚慰又会造成债务率上升,反过去又会制约经济的增长。

任何一项政策都是有收益,同时也有代价的。 故在不时的政策抚慰下,全球经济无法能继续的高增长,由于增长是有极限的,资源的性能、经济结构在这个环节当中都要求有及时调整,假设不调整就会出现疑问。 我们看到 微观杠杆率水平在过去的12年中继续上升,大约上升了100% ,包括政府杠杆率,企业杠杆率和居民杠杆率,都是在上升的。

我想强调的一点就是,增长是有极限的,调整无法防止,洗洗更 安康 。 我们如今处在分化当中,就是表现了这种存量经济特征越来越清楚。 所以 不要希冀再来一轮新的基建浪潮,再来一轮房地产大涨来抚慰经济,政策抚慰的边沿效应是越来越弱了。

存量经济特征越来越清楚的时刻,分化肯定出现,分化体如今方方面面, 首先是人口的分化 ,我们如今2/3的城市人口是净流出,人口流入的城市是少数的,流入的城市关键在哪里呢?广东和浙江。 这次疫情确诊人数多的中央,除了湖北以外,基本上都是经济兴旺地域,由于这些中央人口流动量比拟大。 所以人口的分化中,落后地域人口净增加,兴旺地域如长三角、珠三角、杭州湾湾区、粤港澳大湾区,这些中央的 人口集中度都在提高 。

其次是居民支出的分化 。 如高支出阶级与中高支出阶级之间的支出差距在扩展,高支出阶级的支出增长较快,表现为朴素品的销量大幅增长;低支出阶级在扶贫政策下,这几年支出增长还是比拟清楚的,但中等支出阶级的支出增速大幅放缓,与全球居民支出结构变化很相似。

实践上,真正拉动消费规模提高的是中低支出阶级。 这次疫情也给中低支出阶级带来比拟大的压力,比如农民工务工的疑问,在停工潮当中,返城的农民工数量不到40%。 回忆一下当年2009年次贷危机之后,农民工返城的比例也是大幅降低,但跟如今来比,如今要严峻得多。 由于疫情叠加原先的结构性疑问,使得分化现象加剧。

总体来讲,分化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如产业分化就是正常或有利于资源优化性能的现象。 新经济在高增长,传统经济在低增长,这就是新旧动能的转换。 疫情也减速了头部企业和非头部企业的分化,像餐饮业外面的有些大型连锁企业,很容易的取得融资。 而大部分中小的餐饮企业,如今或许就面临庞大的生活压力。

又如,1~2月份全国房地产的销量也出现了严重分化。 房地产企业销售支出从高到低排名,销量排名前十的企业销量虽然出现了回落,但回落幅度只要百分之十点几。 而 第81~100名的销量回落超越40% ,这说明房企的分化现象十分清楚。

从投资的意义来讲,要性能资产就要 性能头部的企业 ,而不是性能那种非头部的,炒题材、炒概念的企业。 回忆 历史 ,其实全球都是一样的,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在资本市场上赚钱的企业或许赚钱的投资者都是少数,基本上出现出二八现象。

此次疫情减速了经济增速下行步伐,同时也减速了经济结构的分化进程。 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有 安康 方面,即减速了新旧动能的转换。 同时也有令人担忧的方面,如分化造成愈加严重的结构性疑问,这些是要求我们经过革新来推进和补偿。

2020年我国政策应对举措与总体走向

这次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或许要远超次贷危机。 就看1~2月份的数据会发现,比如说6大电厂的日均煤耗清楚要低于2016、17、18、19年,4个年份。 第2个,从上海春运迁移规模指数来比,也是一个大幅度的降低。 从物价来讲,就菜篮子指数来讲,食品的多少钱出现了比拟大的上升,加大了居民的生活本钱。 第三产业打击是最大的,包括航空、高铁、餐饮、 旅游 等,这次疫情给经济带来的影响不容低估。

同时,应对疫情的对策还是有的,比如说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还是靠投资,而投资外面分三大块:基建投资、房地产投资和制造业投资。 制造业投资目前总需求增加,所以它很难起来,但是基建投资是可以经过政策来推进的。

当然,关于政策的作用不要希冀过高。 如像最近有媒体说,十几个省份基建投资项目累加起来,总投资规模就达25万亿。 这个有点偷换概念了,各省发布的只是报上去的项目,但这些投资项目是分阶段来实施的,而且有些项目能不能实施,它还要求有资金的配套配合,还要求国度发改委来同意。

所以我们不能把那些项目的意向书当作我们的基建投资的实践规模,拉动固定资产投资的三驾马车,是指基建投资、房地产投资和制造业投资。 基建投资在目前状况下必要求起主导的作用,从 历史 过去讲,基建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严重概是不会超越25%的,通常状况下都在20%甚至更低。

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可以到达25%左右,要稳投资,必需要求稳房地产。 但稳房地产投资的前提是房住不炒, 如今政策的目的是稳如泰山房价、稳如泰山预期,不要让房价再暴跌,也不要让房价出现暴跌, 大跌那就是中国经济就会失控。 这个逻辑比拟清楚。

应对疫情,三大部门结构要减速调整

面对疫情,中国经济要稳住,还得靠投资发力,靠政府的组织资源才干。 由于中国政府拥有的资源在全球各国中是最多的,如土地、自然资源,国有企业,行政性资产。 这些资产加起来,那是没有哪个国度的政府资产可以匹敌的。 故我们要有决计,要有制度自信,尤其是应对危机,我国体制优势、制度优势等曾经充沛表现出来了。

我以为,中国经济结构的疑问常年存在,而且有固化趋向,因此,一定要处置好中央中央与中央政府、国企与民企、高支出与中低支出群体之间的相关,这就是革新。 常年以来,中央政府日子好过,中央政府日子不好过,故今后中央政府必要求给中央政府参与财权。 国有企业的日子好过,民营企业的日子不好过,国有企业尤其是银行,要向民营企业或非金融企业让利。 就居民部门而言,怎样使得我们居民支出结构愈加合理?可以经过转移支付、税改的方式来增加贫富差距。

所以政策会逐渐向歪曲的结构开刀,深刻讲,就是国有企业给民企让利,银行给实体让利,中央给中央让利,穷人给穷人让利,这样整个结构会愈加合理。 比如说在疫情之下,我们的务工会遇到比拟大的压力,怎样办?关键是经过扶持中小微企业,要处置务工疑问,要给失业群体一定的补贴、发放消费券等。

财政政策必需鼎力清闲

货币政策进入降息周期

过去,财政赤字率也就是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普通都是3%以下,2019年是2.8%。 我估量2020年必需打破了,打破到多少? 我的预算是到3.5%,甚至更高 。 到 3.5%是不是就会有风险了?对某些私有制国度或许是,由于财政赤字率的分母是GDP,假设这个分母换成资产来讲,我们政府资产规模庞大,不用过于担忧财政赤字率的上升。

货币政策宽松了,进入降息周期、释放流动性。 从1月份到如今为止,央行曾经投放了3万亿左右的流动性,一种投放规模在 历史 上也是史无前例的。 经过下调LPR、MLF和逆回购利率等,使得市场化利率再往下走。 美国降息,欧盟一些兴旺经济体降息了,它们降了之后,给我们也留出了更大的降息空间。

我的总体判别, 7天期的逆回购利率有望降到2.2%以下,MLF利率有望降到2.8%以下,10年期的国债利率有望降到2.5%以下 ,兴旺国度降息之后,我国降息空间更大了。 对应地,在一城一策下,银行也会给房企更多的存款,当然,前提是稳房价,今后,以奖励房地产投资为目的的政策应该也会择机出台。

全体来讲,一个流动性宽松、利率不时降低的金融环境对资本市场是有利的,而且资本市场又在推进注册制的革新,鼎力支持新经济、技术提初等,这些举措还是会延续下去的。 在这样一种大的背景之下,关于资本市场的投资者来讲,应该抓住这么一次性疫情背景下的中国经济转型的时机。 四中全会关于金融提出了48个字: 要增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树立,健全具有高度顺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

2020年政策举措让人联想2015年大放水

关于2020年来讲,新冠疫情像一只硕大无比的黑天鹅,中国经济阅历着史无前例的压力,抵御疫情的政策力度也是史无前例的。 但我对资本市场的前景确实还是比拟失望的。

一方面,我以为国际疫情曾经失掉了基本控制,疫情风险不会有限释放。 另一方面,在全球经济衰退,兴旺经济体不时降息的大背景下,全球资金有望继续流向中国,同时,我国今后的降准降息仍有较大空间。

当然,有点担忧的中央是少量流动性在金融体系内流转,没有进入实体,让我想到了2015年的股市异常动摇。 例如,最近场外配资现象又有所仰望,部分股票的估值程渡过高,出现出泡沫。

不过,与2015年不一样的中央在于上上下下对金融的看法深度进一步优化了,阅历了2016-2019年的供应侧结构革新,大家关于金融去杠杆或稳杠杆的利害有了更深的看法,关于金融与经济的相关也看法更客观和理性了。

往年又是上交所、深交所树立30周年,经过30年的开展,中国的资本市场应曾经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的资本市场。 同时, 往年恰逢深圳特区40周年,上海浦东新区设立30周年 。 这关于革新开放的纪念十分具有特殊意义。 届时中央会给深圳和浦东带来什么样的“ 革新红包” ,值得等候。

科创板和或许创业板试点注册制,注册制的面前就是资本市场的深化革新,且革新的力度是比拟大的。 总体来讲,我们高层把金融革新的重点、稳经济的融资性能等很大一部分放在资本市场上方,由此带来资本市场的生动。 同时,疫情分散倒逼革新,推进了资本市场革新,国企革新、营商环境改善,政府提质增效等。

因此,经济处在下行趋向当中,转型动力也会越来越加大,同时政策力度加码,利率下行、财政发力,带来了不少结构性投资时机。 希望随着疫情能尽早完毕,中国经济会回归常态,资本市场开展空间也会更大。

风险提示:疫情失控,金融风险迸发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