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出售,有兴趣带价格联系QQ:503594296

特斯拉大涨近8% Q2交付量超预期 美股异动 (特斯拉大涨近5%)

admin1 1年前 (2024-07-02) 阅读数 13 #财经

特斯拉涨幅扩展至近8%,报226.35美元。信息上,特斯拉第二季度交付量443,956辆,预估439,302辆;蕴含422,405辆MODEL 3/Y,高于预期的412,288辆;其余车型交付量为21,551辆。特斯拉还示意,公司在第二季度部署了9.4 GWh 的储能产品,这是迄今为止最高的季度部署量。


特斯拉的疯狂一周,是股价泡沫还是经营拐点?

根据美国研究系统公司FactSet的数据,目前约有45%的华尔街分析师对美股特斯拉(TSLA)给出“卖出”评级,相对的,仅有19%的分析师给出了“买入”评级。

可以说,这是特斯拉(TSLA)自2010年IPO以来,华尔街分析师对其股价最看衰的一刻,没有之一。

而这距离美股特斯拉(TSLA)大涨19.9%、拿下6年来最大单日涨幅纪录,仅仅过去了7天。

在这7天里,是特斯拉(TSLA)的疯狂。 其每股股价最高达到968.99美元,市值一度接近1700亿美元,1700亿是什么概念?超过了大众和戴姆勒市值之和。

而就在后一日,特斯拉(TSLA)又将8年来最大单日跌幅记录收入囊中:暴跌17.18%。

短短几日,华尔街将特斯拉(TSLA)比作2017年的比特币。 而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那一年无数人谷歌“该不该购买比特币?”,2020年伊始,无数人谷歌“该不该购买特斯拉股票?”。

GalaxyDigital创始人、亿万富翁投资者MichaelNovogratz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及了自己做空特斯拉股票失败的经历:“我太自大了,想要抓住泡沫的顶部,结果被打了个鼻青脸肿。 ”Novogratz表示,和2017年的比特币一样,特斯拉的股票已不再取决于基本面,而是由引人注目的故事和利好消息驱动。 Novogratz同时强调他仍然是特斯拉的超级粉丝,甚至还拥有两辆特斯拉,尽管如此,这也并不意味着特斯拉值那么多钱。

的确,特斯拉(TSLA)已经成为了华尔街新赌场——知名做空机构香椽(CitronResearch)在2月3日公开表示:“我们喜爱特斯拉,承诺过永远不会再做空它。 当电脑开始驱动市场,即便马斯克是基金经理,同样会做空这只股票……这只股票已经沦为华尔街的新赌场。 ”

截至发稿前,也正是上周五美股收盘,经历了一周疯狂,特斯拉(TSLA)报收于748.07美元,股价下跌0.12%,最新总市值1348亿美元。

好了,说完上一周的“现象”,就该透过“现象”看“本质”了。

特斯拉的泡沫

本质一,是多空对决。

先解释下“多空对决”这个股民们比较熟悉的词儿:多头,是不断买入股票,将股票价格拉升的一方,空头,指在高位获利卖出股票,造成股票价格下跌的一方,或为获取廉价筹码刻意打压股票价格的一方。 多空对决,就是这两种力量之间的抗衡,多头强则价格升,空头强,则价格跌。

简单来说,多头就是看好这只股票股价的一方,而空头就是看衰这只股票股价的一方。 像特斯拉这样充满争议的公司,自然是空头们争相撕咬的对象,在这个例子中,你可以先把空头和特斯拉(或者说是马斯克)看作水火不容的两方。

根据金融科技公司S3Partners,特斯拉的做空者比其他任何一只美国股票都要多,其空头净额比率超18%,远高于苹果、微软和亚马逊等科技巨头。

而和特斯拉“水火不容”的名单上,有非常多的“大佬”,如绿光资本的DavidEinhorn、全球最大空头对冲基金KynikosAssociates联合创始人JimChanos、斯坦菲尔资本管理合伙人Markspiegel,和摩根凯瑞资本管理创始人MarkYusko等等。

这里插入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空头在英文中叫做“short”,大家都知道,短裤在英文中是“shorts”,而马斯克就曾在公开漂亮的季度财报后,许诺要给特斯拉的空头们寄“做空短裤”为礼物(意为挖苦他们)。

事实上,马斯克还真这么做了。 上面提到的绿光资本的Einhorn,在签收后,发推盛赞马斯克言而有信,并反击了特斯拉的产品缺憾。

言归正传,特斯拉空头们在过去的一周,遭受了重挫。 仅上周一股价飙升就令空头们损失近25亿美元,截至周二收盘,空头们就已经损失了累计115亿美元。

其实,即便是特斯拉上周的“高光时刻”,空头们也依旧对特斯拉穷追猛打,他们中的不少人依然持有巨额的特斯拉空头头寸,并坚信特斯拉股价泡沫迟早会破裂。 但即便表面上势不两立,但在资本市场的身份转换屡见不鲜,而在这之前,空头们也会为特斯拉立下“身不由己的功劳”——其实特斯拉的暴涨,一部分因素是因为很多空头损失惨重,被迫不计成本地平仓,进而又推高了股价。 从而催生了上周的抛物线般的k线。

当然也有不少人存在“内幕交易”的揣测——美国著名消费维权人士拉尔夫-纳德(RalphNader)在2月5日对特斯拉股票近期的持续暴涨发出警告,并呼吁监管机构考虑对潜在的内幕交易进行调查。 同时,他表达了对特斯拉的股票价格感到的深深担忧——“特斯拉去年售出了不到40万辆汽车,但估值已超过了大众汽车和通用汽车的总和。 ”

特斯拉的拐点

如果说美股的各种“骚操作”让大家感到不明觉厉,那么接下来,我们还是落回到特斯拉的基本面,也就是今天要说的本质二了。

什么是基本面?基本面是指对宏观经济、行业和公司基本情况的分析,包括公司经营理念策略、公司报表等的分析。 而根据纽约投资公司MillerTabak首席市场策略师马特?马利(MattMaley)表示:“当前特斯拉股价已远高于其当前基本面,这只股票在不久之后的某个时候将会彻底崩溃。 ”

简而言之,对特斯拉各种经营情况的理性分析,就是基本面。 而高于、脱离基本面,则是人们对于特斯拉股价存在“不理性追随”的灵魂拷问。

但我也相信,大家也都实实在在地注意到了,最近特斯拉确实是顺风顺水,市场接受度和产能这两个最大的烦恼,都正在被它抛诸脑后。

去年10月特斯拉公布第三季度财报,相比前两个季度的净亏损,三季度实现盈利。 这个消息直接推动特斯拉股价当天上涨20%。 似乎也就是从这一天开始,特斯拉开始了很多人所期待的“逆袭”。

先有去年年底的特斯拉上海工厂开始交付,后有1月末超预期的2019年四季度财报,交出了“完成上市至今的第六次季度盈利和连续第二季度盈利”的成绩单,并且2019全年交付量实现了50%的同比增长,达36.75万辆。 同时,财报还显示特斯拉的整车库存周转天数已降至11天,达到了四年来最佳水平,足见人们对特斯拉的趋之若鹜。

看到上述的表述和一些数字,相信大家和我一样感受到了外界对于特斯拉这个2003年成立的汽车圈中的“宝宝”的宽容程度。 但别忘了,这个“宝宝”目前的市值仅次于全球车企总市值第一的丰田。

再接着往下看,松下在2月初发布财报,显示其与特斯拉在美国合资的电池业务首次实现了季度盈利(过去多年,这项业务经历了多次生产问题和延期)。 也是同一天,宁德时代发布公告,拟与特斯拉签订协议,为其供应动力电池产品。 从表象来看,是得到进一步优化的成本控制,但往深了说,成本进一步下降的结果,是需求得到价格的进一步刺激,从而预示着特斯拉将会带领新能源产业来一次提速。

以上这些好消息,其实落到实际数字上,并没有多少业绩,但均可指向那四个字儿“前景很好”。 但目前能够支撑得起特斯拉“汽车行业中的苹果”、“估值高于大众加通用之和”吗?显然还不能。

而之所以特斯拉的“前景很好”拥有让人原地自嗨的神奇力量,除了特斯拉拥有远超其他车企的,对于未来的描述能力(这是从普通人到华尔街都非常看重的一项),还要归结于特斯拉汽车业务的高毛利率,根据其2019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特斯拉汽车业务毛利率为20.9%。 在资本市场中,毛利率和市值之间联系紧密,而20.9%是什么概念?市值第一的丰田毛利率为18%(2018年数据)。

写在最后

随着眼下国内疫情的这一特殊时期,确实也让不少人再次担忧起了特斯拉上海工厂的产能问题。 而上周的大跌,也必然有一部分这方面的因素在其中。 以目前的趋势来看,特斯拉与空头们之间的撕扯还有可能愈演愈烈。

根据投资管理公司ArkInvest在2月1日的一份报告中指出,预计特斯拉到2024年,特斯拉股价将达到每股7000美元。 在部分激进的分析师眼中,特斯拉的总市值会突破1.1万亿美元大关,超过全球其他主要汽车公司市值之和。

在瞬息万变的资本市场中,不知那些认为特斯拉的股价泡沫即将破裂、这只股票很快就会崩盘的分析师/空头们,看到这份报告会作何态度?或退出这场“非理性”,或不屑于它内在的伪逻辑,或空转多降低风险?

我想眼下可以肯定的是,特斯拉确实来到了它的拐点,一切都随着春暖而花开。 今天,特斯拉上海工厂已经正式复工,成为此次疫情之下复工最早的一批车企之一。 万众瞩目的特斯拉产能爬坡,继续推进。

为了销量牺牲利润,特斯拉想把“价格战”进行到底

特斯拉的财报,总能撩动业界神经。

昨日,特斯拉公布了第二季度的最新财报,在产销纪录再次创下新高的三个月,整个业界都在关注,这家美国电动车制造商究竟赚了多少钱,它和比亚迪等对手在财报数据的较量中,究竟拥有哪些优势与短板。

短期牺牲换取长期收益——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特斯拉的财报表现,这句话想必非常合适。 在过去的4-6月,特斯拉贯彻了今年年初的一条主策略,即通过降价提振终端的新车销量, 在其业绩报表上,毛利虽然创下四年新低,但却收获了超预期的销量数据。

一边,是产销成绩突破了新的纪录,从全球市场看,特斯拉累计生产电动新车47.97万辆,交付量达到46.61万辆,同比暴增80%以上。 与此同时,特斯拉上半年全球交付量也实现88.9万辆,完成既定的全年180万辆目标的一半。

另一边,虽然整体营收因销量暴涨而同步提升,249.27亿美元的数据同比增长了47%,归母净利润也超过27亿美元,同比增长20%, 但整体毛利率却下滑至18%,创下过去四年的最低成绩,经营利润率也下滑至9.6%。

自去年年底以来,该公司已在美国、中国和其他市场多次降价,并增加折扣和其他激励措施以减少库存。 不过,虽然第二季度的财报有喜有忧,作为特斯拉掌舵者的马斯克依旧表示, 如若整体经济环境持续不稳定,特斯拉还会选择继续降价。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前一天,我们看到这个世界经济分崩离析,可是到了第二天,一切似乎又恢复如初。 我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这种剧烈的变化,但我愿意把这样的环境称为动荡时期。 ”

在分析师电话沟通会上,马斯克对外表达了自己对当下经济的看法,言语中可以看出,这位“钢铁侠”对短期内的经济走向还是较为悲观的。 正是因为身处“动荡时期”,特斯拉才不得不继续用价格换销量,后续或将降价进行到底。

财报数据显示,降价策略确实给特斯拉的毛利率带来压力, 对于特斯拉来说,牺牲利润率来推动销量增长,是特殊环境下的特殊手段,不得已而为之。

有个细节很有意思:

在披露的最新数据里,汽车业务的营收占公司营收总额的85%,约为213亿美元,同比增长46%。 但是,和第一季度的官方口径一样,特斯拉并没有对外公开第二季度汽车业务的最终毛利率水平,这恰好是资本市场和业界最为关注的一个信息点。

没有公布单独的汽车毛利率,整体毛利率也不尽如人意,18%的数据不仅低于第一季度的19%,还和一年前的26%相距甚远。

这里,可以和比亚迪做个对比,后者的汽车毛利率已经超越20%,用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的原话,这是“几千亿营收的车企里,健康而又良心的毛利率水平。”

马斯克当然知道毛利率的重要性,他在发布会重点强调了两个思路,一个,是策略合理,另一个,是长期主义。

利润率较低的原因,是新车平均售价下降,以及特斯拉正致力于提高其内部设计的电池(4680电池)的产量和成本。 特斯拉表示,其4680电池生产线的产量已经有显著提高,过去的第二季度,德克萨斯州的电池产量比第一季度增加了80%。

多轮价格调整,特斯拉的降价幅度已大于部分车型的涨价,且过去几个月的涨价集中在Model S和Model X等高价车型。

牺牲车辆利润率来换取更多的市场份额,是综合考量全球车市和竞争对手最新动作的结果,在马斯克看来, 现阶段最重要的是拿下市场规模,守住销量基本盘,这是首要目的,而利润等短期的不利因素,是次要矛盾,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后期逐一攻克。

也就是说,和公司的长期前景相比,短期的盈利能力都不算什么, 把时间轴往前面拉伸,自动驾驶等业务增量的营收和利润,会让现阶段的短期牺牲不值一提。

只是,马斯克当下也只能通过新故事来增加资本信心了,过去几年, 特斯拉通过“卖碳”增加利润,但是从今年开始,销售碳积分额度已不再是一门好生意。

70亿美元——

这是过去十年里,特斯拉靠卖碳赚到的钱,和主长期亏损的部分业务想必,可谓赚的盆满钵满,且可以源源不断向弱势业务输血。

2022年,特斯拉通过出售碳积分拿下17.76亿美元的营收,同比增长21%,仅仅是第四季度,出售碳积分就给该公司带来4.67亿美元的收入,同比增长近50%。 不过,今时不如往日,特斯拉今年第二季度卖碳只赚了2.8亿美元,环比砍了一半,和同比的3.4亿美元相比也少了很多。

如何讲好“新故事”?

在第二季度财报出来后,特斯拉股价盘后下跌了逾4%,当然,这并不只是利润率下滑造成的。

一方面,是马斯克承认特斯拉第三季度的新车产量可能不如预期, 原因是特斯拉各工厂即将进行升级,在产线升级期间,部分产能可能处于闲置状态。

另一方面,马斯克依旧没给出Cybertruck的具体时间表, 卡车Cybertruck目前还处于最终认证和验证阶段,用马斯克自己的委婉话术,这款车仍有望在今年晚些时候在德州工厂初步量产,且搭载4680电池后,能量密度将比当下的车型高出10%。

“有望”二字,懂的都懂。

同样的,这次财报会议没有释放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的太多消息, 但马斯克依旧在发布会上重复强调了关于自动驾驶的“新故事”,称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势必将超越人类,并指出Robotaxi未来将拥有“接近无限的需求”。

FSD(全自动驾驶)也备受瞩目。

特斯拉宣布了FSD服务转移的信息,即车主可以将旧车购买的FSD服务“一次性”转移到新车上,FSD套餐可以以旧换新, 但前提是他们必须在本季度(9月底前)下单。 这样看来,马斯克心里还是有自己的小算盘,毕竟,服务转移的机会窗口只有70天。

马斯克透露,新版本的FSD将成为特斯拉智能驾驶的新拐点,新版本发布后,FSD将打破诸多质疑,硬实力直线上升。

为了迎接新拐点的到来,特斯拉现阶段将为Dojo超级计算机提供更多预算,预计今年年底的花费将超过10亿美元。

Dojo超级计算机的内在使命,是满足特斯拉智驾庞大的神经网络训练需求, 训练能力越强,特斯拉自动驾驶团队就能升级迭代出更优秀的智驾解决方案。

而外在使命,则是摆脱对英伟达GPU的依赖,过去几年,特斯拉在智驾数据的处理上, 一直使用英伟达GPU驱动的大型超级计算机,在马斯克的规划里,Dojo必须比GPU更靠谱。

新故事的背后,是新的收益。

Dojo是个大工程,对于特斯拉自己,是个烧钱巨坑,对于其它汽车制造商,想要模仿也并非易事。自己的痛点,也是同行的痛点,马斯克自己也调侃说,即使有人想复制Dojo的成功,也需要在训练超级计算领域烧掉10亿美元——

这样看来,干不如直接拍板,把FSD共享给其它车企,自己也可以收获额外收益。 马斯克在发布会上透露, 特斯拉正在与一家大型汽车制造商进行谈判,将其FSD辅助驾驶软件授权给对方,但他并没有透露正在谈判的公司名字。

更何况,FSD对车主也是可以直接卖钱的。 在价格方面,即便目前FSD在美国售价达到1.5万美元,市场反馈褒贬不一,但马斯克依旧觉得FSD还是卖便宜了, 伴随着自动驾驶功能的升级,涨价已是特斯拉计划内的产物。

还有AI领域的新进展。

前几日的视屏会议上,马斯克预计AGI(通用人工智能)将在2029年真正成为现实,同时也介绍说自己一手创办的xAI将与特斯拉和推特打通底层技术和应用生态,创造AI时代的更大价值。 借着财报发布会的信息输出,他又把AI、特别是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的研发动向对外强调了一遍。

马斯克表示,目前特斯拉内部已经制作了大约10个Optimus机器人,这些机器人未来的潜在功能是超出想象的, 预计明年可以在特斯拉工厂进行测试,并开始承担部分“有意义”的一线工作。

当然,他也透露人形机器人在研发和生产端都面临不少困难,如产能端受限的一个原因,是缺乏现成的执行器。

人形机器人的执行器需要定制,目前特斯拉还没找到合适的供应商生产匹配的执行器,能找到的最好的解决渠道,是公司自己设计和生产,但这也增加了生产的难度。

二季度交付超9万辆,特斯拉股票又涨了!

二季度一结束,特斯拉就火速公布了自己的“战报”。 本周四,特斯拉宣布其二季度交付量达90,650辆,环比增长1.8%,生产量为82,272辆,环比下降20%。 具体车型方面,特斯拉表示,Model3和ModelY的交付量为80,050,ModelS和ModelX的交付量为10,600辆。

值得留意的是,此前特斯拉位于加州弗里蒙特的工厂因为疫情从3月下旬一直停工至5月中旬,错过了半个季度的生产时间,故而产量相比一季度的10.3万辆环比下降20%。 也正因为考虑到疫情封锁的影响,华尔街分析师对其二季度的销量预测多停留在7万-8万辆。 这是特斯拉连续两个季度交付好于预期。

“虽然我们在弗里蒙特的主要工厂本季度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关闭状态,但我们已经成功地将产量拉回到了之前的水平。 ”特斯拉在一份新闻稿中表示。

此外,特斯拉表示,目前公布的交付数据相对保守,因为公司只统计完全交付至客户手中的车辆,包括相关文件也要全部完成才会计入交付量,所以二季度实际最终交付辆有可能高于目前公布的数字。

在特斯拉公布交付成绩的前一天,马斯克曾专门发邮件,祝贺员工在艰难时期表现出了“惊人”的执行力。 同时,马斯克预测,特斯拉有望在7月份公布的第二季度财报中实现收支平衡。

针对特斯拉的交付表现,有分析师称,在受疫情影响的情况下,特斯拉交付量依然能突破9万令人震惊。 同时他表示,交付量的表现将提高人们对特斯拉第二季度盈利的预期,特斯拉有望实现连续四个季度盈利。

好于预期的交付量和连续盈利的可能性,再次推动了特斯拉的股票上涨。 当地时间7月2日,特斯拉股票大涨7.95%至1208.66美元。 至此,特斯拉的总市值达到2241.77亿美元,传统车企里市值最高的丰田(1748亿美元)被远远甩开。 值得留意的是,丰田的全球销量在千万辆级别,特斯拉目前的年交付量目标为50万辆。

面对超预期的交付量和飙升的股价,马斯克有点“飘”,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讽刺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称要赠送“做空短裤”给SEC,并将其称为做空者致富委员会(ShortsellerEnrichmentCommission)。 此前,马斯克在社交媒体发文称计划将特斯拉退市私有化,这一“子虚乌有”的言论导致SEC对马斯克和特斯拉分别罚款两千万美元。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