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再为美国中央政府控制选举捐款 扎克伯格称要坚持中立 (美国已不再伟大)
Meta的CEO马克·扎克伯格在给美国国会众议院司法委员会主席吉姆·乔丹的一封信中表达了自己关于美国政府审核网络平台内容的不满,并称自己将在2024年的美国大选中坚持政治中立,中止为协助中央政府控制选举启动捐款。
黄峥之后,电商三巨头已全部隐退
有一个故事曾在浙大留学圈传达甚广。
故事的主人公是黄峥。 2002年,黄峥从浙大考入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攻读计算机专业的硕士学位。
那时刻,由于中国在校生在美国GRE考试中效果太好,以致于美国一些学校疑心GRE考满分的中国在校生有疑问。
而黄峥可以准确控制自己的GRE效果,使之坚持在既能被美国学校录取、又不会惹起疑心的分数。
这样的人,普通被称为“学神”。
遗憾的是,纵使是“学神”,也难算准时代的风声。
马照跑舞照跳,时代曾经不支持有些人当主角了。
激流之下,黄峥退了
3月17日,电商新贵拼多多出现了两件大事。
一是拼多多发布了2020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 截至2020年底,拼多多年生动买家数达7.884亿,成为中国用户规模最大的电商平台。
同一时期,阿里巴巴年生动买家数为7.79亿,京东为4.72亿。
辞任后,他持有的1:10投票权也将失效,名下股票三年内锁定不出售。
早在2020年7月,黄峥就卸任了拼多多CEO一职,这一次性,连董事长也不当了,他要去:
黄峥此举被外界解读为“退休”,但实践上,黄峥往年才41岁,正处于职业生涯的黄金时期。 更关键的是,拼多多降生还不到6年,正是打攻坚战的时刻,远没有到可以自在潇洒的境地。
所谓的退休,更多是一种“退而不休”。 在拼多多的股东名单中,黄峥目前的股份为29.4%,依然是第一大股东。
黄峥的投票权委托拼多多董事会以投票的方式启动决策,而在目前拼多多6位董事中,基本上都是黄峥最亲密的战友。
此外,在拼多多的股权架构中,还有着同股不同权等多道“保险杠”,这家公司依然姓黄。
所以,退休是无法能退休的, 让黄峥急匆匆隐于幕后的,更或许是汹涌的言论。
一个成立不到6年的电商平台,不只早早上市,更青出于蓝一跃成为中国用户规模最大的电商平台,黄峥率领下的拼多多确实耀眼。
但拼多多在加快飞奔的同时,疑问也如影随形。
刚成立的时刻,从下沉市场切入的拼多多,身上不时是“假货”“低端”的标签。 百亿补贴后,又被贴上了“烧钱”“败家”的标签。 如今,更是深陷“员工猝死”“卖盗版书籍”的漩涡之中。
在外部,拼多多宣传“拼得多以免多”;而在外部,拼多多倡议的是“拼得多挣得多”。
这面前,是拼多多近乎畸形的高效。
2021年终,拼多多员工“润肺”的猝死事情引出了拼多多针对员工的一系列违规操作:
一路狂奔的拼多多,一度处在价值观的漩涡中心。
稀释股权、隐退幕后,黄峥不时想从这个漩涡中抽身。
电商三巨头都退了
黄峥的前进,有意中发明了 历史 。
如今的互联网已是商业全球的中流砥柱,中国电商平台也曾经坐上国际市场的牌桌,其中的翘楚,便是阿里、京东与拼多多。
而随着黄峥的辞职,这三家公司的开创人,马云、刘强东、黄峥都已退居幕后。
放在全全球,这都是一个奇观。
纵观大洋此岸的互联网巨头,扎克伯格、贝佐斯等人照旧奋战在一线,丝毫没有退隐的心思。
虽然都是退居幕后,但三个大佬的途径却大有不同。
2019年教员节,55岁的马云正式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一职。
马云的永世,跌宕坎坷。 他曾三次创业失败,也曾屡次阅历至暗时辰,但最终率领阿里巴巴走向了成功。
本以为从此潇洒快意,但谁曾想,马云的光荣被定格在2020年10月24日。
那一天,马教员在外滩金融峰会上开炮,当着一众金融高层的面,直言“银行当铺思想”、“中国金融没有系统”,将中国银行业嘲讽了一番。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监管部门约谈,蚂蚁IPO暂停,反垄断呼啸而至。
这之后,马云整整“消逝”了88天。
以外滩演讲为分界点,马云和他的阿里,遭遇创业以来的最大危机。
而刘强东,在大洋此岸败走明州。
明尼苏达一声炮响,江湖从此只剩下东哥的传说。
早在2018年,刘强东在达沃斯论坛上表示:不会在65岁前退休。
没想到反转来得猝不及防,明尼苏达案结案前8小时,刘强东亲身签发了《京东商城组织架构调整的公告》,调整后,多个事业群担任人不再向刘强东汇报,而是向京东集团CMO、京东商城轮值CEO徐雷汇报。
到了2020年,跟刘强东相关的信息只要“卸任”。
在此之前,京东不时与刘强东深度绑定,很多人甚至不知道京东的二把手是谁。
可以说, 刘强东既是京东的壁垒,也是京东的软肋。
京东最终没能在刘强东的率领下打破BAT的格式,他不再是弄潮儿,他曾经退到了岸上。
总结三个巨头的隐退,星球商业评论文章里的一句话十分到位:
男同志一定要管好“三巴”。
收缩的巨头
回过头来看,过去的20多年,是中国互联网蓬勃开展的机遇之年。
1994年,中科院以及北大、清华率先经过一条64k的国际专线,接入了国际互联网。 这一年,被称为中国互联网元年。
这之后,2003年的非典成了互联网开展的契机,2009年移动互联网迎来下降,中国互联网从此势无法挡,一批巨头也由此降生。
以阿里为例,新财富曾做过统计,阿里巴巴从2014年至往年报披露的严重股权投资,金额算计3958亿元。 在一张号称“最全阿里投资概念股”的表格中,与阿里存在股权关联的公司总市值高达4万亿。
以2019年GDP来做对比,这一数据能逾越上海和湖南,排在全国第九位。
互联网巨头们的能量,深无法测。 且曾经逾越了传统单一行业的垄断性大企业,正在向超级巨头演化。
知名博主“兔主席”就曾对互联网巨头做过一个梳理,他提出了三个维度:大企业、互联网、资本。
这三个维度存在叠加效应,假设只要一个维度足够大,就称为1.0效应。 在1.0效应中,华为、网络、瑞幸区分是大企业、互联网、资本的代表。 以此类推,2.0效应指的是两个维度的叠加,3.0效应就是三个维度的叠加。
而如今的互联网巨头,就是3.0的代表: 大企业 互联网 资本。
对照一下,阿里、腾讯、美团等巨头似乎都是如此。
在此前的文章中,笔者也曾提出过一个结论:
如今“看不到边界”的互联网巨头,曾经逾越了吴晓波提出的四大利益集团(中央政府、中央政府,无产阶级、有产阶级)的范围,成为了第五种力气。
在互联网巨头的生态体系中,既交织着有产和无产(劳资相关),又包括着中央和中央(产业与城市),但与此同时,它们似乎又游离在这四大利益集团之外,看不到边界。
这样的趋向让人感到不安。
序幕
仅仅两年前,垄断这个词离人们还很悠远。
互联网巨头们也曾是国人眼里的“希望”。 无论是电商平台购物带来的简易,还是支付方式带来的革新,都在很大水平上为它们赢得了 社会 言论的支持。
但风向骤然变化。
从马云“飘了”,到蚂蚁金服上市搁浅,再到监管高层的一个个重锤,最后落地为三巨头受罚。
在此之前,互联网巨头们用电商搞垮了实体小店,用网约车抢了出租车的饭碗,用外卖流量入口绑架了餐饮店老板,还要用资本补贴下的送菜服务逼死菜市场小摊贩。
到最后,大家发现,那些被挤垮的小老板、小商贩、小生意人……变成了快递员、外卖员、滴滴司机和送菜员。
大家失去了一切,变成了互联网巨头的打工人。
有人甚至说,这就是新时代的圈地运动。
当巨头们末尾应用自己的行业垄断位置,“虹吸”金字塔底层民众的财富时,它们的命运就曾经注定。
正如南边周末说的那样——
反垄断不是反对穷人,而是反对为富不仁。
扎克伯格:被美刊评为“年度善人”,他究竟做错了什么?
这几天在高强度网上冲浪的时刻,看到了这么一条幽默的信息,Facebook的开创人,元宇宙概念的宣扬者,曾被誉为全球第一互联网企业家的 扎克伯格,荣膺美国刊物《新共和》引荐的 “年度善人” 。
从令人敬仰的商界巨子到人人唾弃的终极善人,扎克伯格终究做了什么,他又为何如此招人忌恨?
1984年5月14日,扎克伯格出生于美国纽约州白原市 一个富庶的犹太人家庭 ,从小衣食无忧的他早早接触到了事先还算新颖的微型计算机技术。
少年时期,他有钱的爸爸特地请来了知名软件开发者 大卫纽曼 做他的家庭教员,和扎克伯格接触了一段时期后,大卫纽曼惊奇地发现这个少年有着万中无一的编程天分, 给他扣上了一顶“神童”的高帽。
有了大卫纽曼的背书,再加上有钱老爸的多方运作,小扎克伯格的校园生涯可以说是顺风顺水。
中学毕业后,小扎成功开放到了 哈佛大学 的退学资历,并跟随犹太学术大拿阿尔法英普森学习心思学和运算迷信。
或许是好好先生当得太久,读了大学后的扎克伯格,亟需释放自己的天性,大二的时刻,扎克伯格和同窗一同,开发了一个名为课程婚配的程序,旨在依据用户用户逻辑来协助在校生选课,这款程序很快就遭到了哈佛在校生们的欢迎。
首战告捷后,扎克伯格愈战愈勇,又紧接着推出了一个交友程序,让同窗们可以在一堆照片中选择自己心仪的对象,选出谁是哈佛校园里的最“辣”之人。
成功捣鼓了两个程序后,扎克伯格看法到社交媒体是未来网络行业的蓝海,2004年,扎克伯格觉得自己曾经把大学课程给玩穿了,于是和传统意义上的“硅谷精英”一样, 武断从哈佛停学,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旅。
在先前两个程序的逻辑基础上,扎克伯格和室友创立了facebook,在MSN等线上聊天室丧失的时代,facebook的出现满足了互联网用户的交友需求,不错的性能和优秀的用户体验让facebook很快就在一众网络社区中站稳了脚跟。
作为一款全球性质的社交产品,facebook在2010年的注册用户就曾经超越了4亿,在线人数也曾经到达了一亿,早在2009年,facebook就曾经成功了正常运营,不再依赖于金融资本的风险投资。
2012年5月18日,Facebook将正式上市,其IPO的售股规模上调至4.21亿股,超越了当年谷歌上市的规模。 而扎克伯格自己的财富也一路飙升,身价到达了300亿美元。
截止至2021年底,扎克伯格曾经树立起了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仰仗1345亿美元的身价位列美国富豪榜的第三位。
关于超级富豪而言,钱关于他们只是一个数字,好的名声才是他们商业帝国永存的条件。
扎克伯格自然也不例外,他组织了一批精锐的律师团队,为他打造了 一套近乎完美的人设 。
接地气和慈善是两个贴在扎克伯格身上的清楚标签,作为一个身价过千亿的顶级富豪,扎克伯格在日常生活中, 总是穿着一身程序员规范套装,不着华美的外饰,不戴多少钱高昂的朴素品。
靠着一身“简朴”的装束和“谦逊”的性情,扎克伯格取得了各方媒体的好评,其名声和创业环节也漂洋过海到来西方,成了各路博眼球杂志中的“白手起家的富豪”。
接地气的人设让他赢得了民众初步的好感, 而慈善事业则让他的“位置”又登上了一个台阶。
2012年,28岁的扎克伯格向慈善机构捐赠了价值4988亿美元的facebook股票,这些股票捐给了硅谷社区基金会,用于 社会 教育和医疗建康。
2013年9月23日,扎克伯格在社交媒体上宣布自己将捐赠1亿美元,资助新泽西州纽瓦克市的公立学校修缮项目,此举创下了美国30岁以下年轻人慈善捐款的最高纪录。
在接地气和慈善两种完美buff的加持下,扎克伯格成了 社会 言论和少量年轻人眼中的“精气首领”。
但我们都知道,人设这种经过团队精心包装的产物,会随着时期的流逝而崩塌,你只需还是一个“人类”,就一定有露馅的那一天,小扎自然也不能例外。
率先崩塌的,就是小扎同窗的接地气人设,作为一个具有“全球视野”的互联网企业家,人们早已将他的名字和facebook这个品牌咨询在一同。 而扎克伯格也不能像传统的超级富豪那样大隐隐于市,做一个身居幕后的操纵者, 他必要求在镜头前“扮演”,从而维持其品牌的生动度。
每年的农历春节,扎克伯格都会带着他的华人老婆出镜,在自家Facebook上传几张和家人
一同包饺子的照片。
但是照片中的扎克伯格,无论是胳膊上还是衣服上,都看不到一丁点面粉的痕迹,清楚的摆拍痕迹再配上一副机械感十足的诡异愁容,直接把恐惧谷效应拉满了。
一次性两次的作秀瑕疵还可以说是任务错误,但每年都简直演出相同的剧本,只能说扎克伯格曾经把“作秀”当成了例行私事,网民对他的看法是什么,他基本不care,只需能维持好投资商的印象就行了。
假设说作秀穿帮只是无伤大雅的小插曲,那真正冒犯各国网民逆鳞的,是小扎 阳奉阴违的人品性情 。
商人嘛,阳奉阴违是赚钱的工具,不寒碜。 但上不了台面的事情,就得在私底下处置。 2016年,扎克伯格到访中国,一心想把自己的互联网理念传达至中国,并与多位国际网商大佬相谈甚欢,某些媒体也是不吝称誉之词,将扎克伯格描画成架起中美两国年轻人交流的桥梁。
成功访华之旅,回国后的扎克伯格又立起了热爱中华传统文明的人设,并给中国互联网的开展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但我们都知道,当一个商人启齿夸人,无非是你与他之间没有什么利益纠葛罢了。 随着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崛起,尤其是Tik Tok在欧美地域的大火,让扎克伯格感到了绝后绝后的危机。
作为一款运营了将近20年的社交媒体,facebook的用户体验还逗留在论坛和空间方式,而主打短视频的Tik Tok可以充沛应用用户的碎片时期,在十几秒甚至几秒的时期内就能达成社交需求。 因此,Tik Tok取得了少量欧美青少年的喜爱。
关于一款社交媒体而言,失去了年轻人的拥趸就意味着失去了未来,面对Tik Tok的强势进逼,传统商业手腕曾经没法让扎克伯格重夺社媒优势,于是他选择另辟蹊径,来拯救衰落的传统社媒。
这条蹊径不是别的,就是当代美国人的传统艺能——反华。
2016年,政治素人特朗普在大选中异军突起,夺得美国总统的宝座。 作为一名行事极端的左翼民族主义者,特朗普甫一上前,就打着制造业回流的旗帜,悍然对华发起了贸易抗争。
两国贸易战打响后,特朗普政府要求 科技 企业出面,来为他的“暴政”背书。
扎克伯格见良机已至, 在听证会上大肆指摘中国 科技 企业窃取美国的 科技 效果,如一个怨妇普通,向美国当局哭诉Tik Tok对美国外乡企业的危害, 最终造成了美政府对Tik Tok的剧烈打压,被归入了不受美国政府信任的实体之一。
当自己的利益遭到要挟时,扎克伯格显露了他深藏许久的獠牙,也正是在这一刻,扎克伯格最后的伪装被撕得粉碎,也让先前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看清了什么叫真正的虚伪。
但是,扎克伯格争光中国的执行并不能拯救facebook在社媒竞争中的颓势,在短视频范围,扎克伯格不是Tik Tok的对手。 在传统社交媒体范围,facebook也远远落后于推特。
与品牌衰颓一同来的,是接二连三的负面资讯。
2018年3月17日,剑桥剖析公司和facebook协作,窃取了5000万脸书用户的信息。
短短三个月后,facebook又曝出1.2亿用户面临数据暴露的风险。
十几年的运营和主机保养让facebook的系统早已变成了屎山代码,少量破绽层出不穷,隔三差五就曝出大规模用户信息暴露的事情。
上述的负面资讯还只是facebook的冰山一角, 作为一款基本没有什么正常监管的“自在”社交媒体。 Facebook上四处充满着各式各样的罪恶信息,在一些国度和地域的暴乱面前,暴徒指导者大都经过社媒上的集群来下达义务,这也造成部分国度对facebook及其隶属的软件启动封杀。
对用户的不担任,无视所在国的法律法规,让facebook成了法外狂徒组织罪恶的不二之选。
而在脸书公司外部,扎克伯格也面临着极端严重的信任危机。
2021年10月5日,一名向美国执法部门揭发Facebook的前雇员日前接受了美国某电视台的采访,这位员工表示,扎克伯格对外构筑了一个完美的流言,facebook的程序员和监视会在扎克伯格的授意下,对极端内容不予理会。
这些极端内容曾经超出了品德方面,涵盖了种族灭绝、种族屠杀等耸人听闻的言论。
更要命的是,Facebook还在美国大选时期,扮演了怂恿性角色,应用算法将炮制的政客黑料顶到热搜首页,直接影响选民的判别。
而在公司外部,扎克伯格基本不是一个谦逊的“翩翩公子”, 他经过Facebook的双重股权结构,取得了绝大少数的投票权,将整个公司变成了自己的一言堂,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专制者。
在日常任务,他简直不会采用下属的意见,擅长经常使用职场pua技术来压榨员工,甚至应用各种群之间的和睦,踩一捧一,从而到达下属内斗,自己坐收渔利的最终目的,先前因抑郁自尽的Facebook前员工,正是扎克伯格职场PUA的牺牲品。
面对接二连三的黑料,扎克伯格团队的危机公关显得那么惨白有力,在听证会上方对美国政客们的质询时,他的一举一动真实是过于冷静,成了网友阴谋论中按程序执行的机器人,被扣上了一个反人类的帽子。
随着自身笼统的崩塌,扎克伯格亟需对facebook启动品牌重构, 在2021年底,他将facebook改名为Meta,并鼎力推行所谓的元宇宙。
在看到扎克伯格的元宇宙概念时,我不由得长叹一声,难道这些互联网大佬,都没有玩过mmorpg网游吗?
虽然vr、云电脑、人工智能都被扣上了智商税的帽子,但这些新兴行业好歹有对应的设备,只是技术不成熟。
你扎克伯格连个脑后接口这种基本技术都拿不出来,指望几个画质极低的“劣质 游戏 ”,就能给用户发明一个具有真实体验的虚拟全球吗?恐怕这又是挖空心思的割韭菜之旅罢了。
从商业巨子到人人唾弃的恶徒,甚至成了杂志票选的第一善人。
扎克伯格能沦落至此,可以说是咎由自取,步入21世纪后,不少互联网创业者热衷将自己的笼统和公司的笼统挂钩,甚至走向台前,担任起企业的代言人。
此举虽然能在短时期内给企业带来少量的利益,但在网络时代,互联网创业者的一举一动都被放在聚光灯下,稍有不慎,都会给企业带来无法逆的蹩脚结果。
1、全球网:《扎心了,扎克伯格被美国刊物评为“年度善人”》
2、Newsweek美国资讯周刊:《从“年度风云人物”到“年度善人”,扎克伯格的口碑还能翻身吗?》
3、川观资讯:《扎克伯格,怎样就成了“善人”?》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