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士基CEO 红海航运终止将继续到往年第三季度 (马士基Ceo)
航运巨头马士基周一示意,未来几个月对航运公司和企业来说将是充溢应战的几个月,由于经由红海的集装箱运输终止将继续到往年第三季度。
自去年12月以来,马士基和其余航运公司已让船只绕道非洲好望角,以避开胡塞武装在红海发起的袭击。绕行非洲南端的更长航线造成航运老本飙升,并在亚洲和欧洲的港口形成拥挤,有或者再次扰乱环球供应链。
而实践上,由于中东抵触的继续,胡塞武装对过往船只的袭击也不会中止,马士基所谓的“终止将继续到第三季度”只能说是一种失望预测,没人知道这条航线终究何时才会疏通无阻。
马士基首席执行官柯文胜(Vincent Clerc)示意:“这种状况继续得越久,咱们的老本就会越高。咱们如今还不知道究竟能收回多少老本,以及须要多长期间能力收回老本。咱们如今看到的较高费率只是临时的。”
该公司还宣称,迄今为止欧美国度的护航执行曾经失败了,各国政府须要增强在红海地域的安保协作。
柯文胜强调,只要在海员、船只和货物的安保失掉保障的状况下,马士基才会从新前往红海航线。“一旦找到处置打算,船只简直可以立刻复原经过苏伊士运河的惯例航线。”
柯文胜指出,在整个航运业,额外的运力极为有限,与此同时,对集装箱运输的需求依然微弱,航运公司曾经在全力协调运力,但它不能缓解整个行业面临的疑问。
随着期间的继续,红海危机或者会对环球供应链形成应战,并在一些欧洲国度从新引发通胀疑问,
就在近日,包含国内海运公会和环球航运理事会在内的十多个航运协会宣布申明称,地缘抵触对航运业形成了严重打击,并呐喊有影响力国度尽快紧张红海形势。
环球银行的一份报告显示,到2024年3月底,经过苏伊士运河和曼德海峡的海上运输量缩小了一半,而经过好望角的交通量则参与了一倍。
周一今日,马士基还宣布分开了对德国大型物流公司德铁信可(DB Schenker)的竞购。马士基示意,竞购德铁信可目前不是应该做的“正确事件”。
世界三大航运巨头是什么
世界三大航运巨头分别是排名第一的马士基海陆 MAERSK LINE、排名第二的地中海航运 MSC 和排名第三的法国达飞 CMA CGM 。 1、马士基集团成立于1904年,总部位于丹麦哥本哈根,在全球135个国家设有办事机构,拥有约89,000名员工,在集装箱运输、物流、码头运营、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与生产,以及与航运和零售行业相关其它活动中,为客户提供了一流的服务。 集团旗下的马士基航运是全球最大的集装箱承运输公司,服务网络遍及全球。 2014年马士基集团位列世界500强第172名。 2、地中海航运有限公司 ( Mediterranean Shipping Company S.A. ,MSC)成立于1970年,在世界十大集装箱航运公司中排名第二,业务网络遍布世界各地。 开业初期,地中海航运只有几艘普通货船,时至今日,其已拥有240艘集装箱船。 事实上,无论依据船只数目,或是依据载运能力,地中海航运都稳居全球第二位。 3、法国达飞海运集团(CMA-CGM)是法国第一、世界第三的集装箱全球承运公司。 总部设在法国马赛的达飞海运集团始建于1978年。 目前,达飞集团在全球运营集装箱船舶267艘,装载力为1,070,032TEU,在全球150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650家分公司和办事机构,其中中国有63家分支机构办事处。 在全球范围内拥有雇员人,2009年总收入达到105亿美元,其航迹遍及全球400多个港口,服务网络横跨五洲四海,成为全球航运界的后起之秀。
世界著名的航运公司有哪些.
1、MAERSK 马士基
Mearsk以自大、死板、守信誉著称,其上缴税收占到丹麦go-vern-ment收入的40%,在丹麦巨牛。 其外派人员以素质低著称,例如中国区总经理苏恩深原来在丹麦就是开机卡的司机,据说他填履历表学历一栏从来都是空着。
2.新海丰航运(SITC)
纵观SITC这些年的发展,一直离不开货代业务。 这是正是海丰的成功之处,正是强大的货代业务能力促使了海丰的成长。 还有就是海丰跟韩国HANJIN的合作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海丰做大的步伐,说是HANJIN成就了今天的海丰一点也不为过。 可以说海丰抓住了时代的机遇!
3、万海 (WANHAI LINES )
万海首辟日本关东、关西分线川航,达到缩短航程,提高船期准确度,并奠定本公司于日本线市场领导者的地位,为传统的台、日航线创造了新纪元。 另为了扩大经营规模,服务至东南亚投资设厂的台商,后又陆续开辟了韩、星、马、泰、印、越等航线,经营状况稳定成长,达成维持高装载率之目标。
4、太平船务 (PIL)
改革开放后,太平是第一个拿到国内经营资质的国外班轮公司。 太平集团的业务分为三个部分,也就是三个子公司:航运公司、造箱厂(造集装箱)、物流公司。 太平也是家族公司,创业者张老先生把三个公司交给两个儿子经营。
5、以星(ZIM)
ZIM最早的船是Kedmah,最早属于英国海军,参加过第2次世界大战,上边挂着7星旗,后来就成了以星的标志。 开辟了三条重要航线,远东航线,美国航线和欧洲航线。 至此,ZIM的全球运输网络初步形成。
马士基MSK:2024将迎重大挑战!HMM:航运市场面临不确定性
航运巨头马士基与HMM:2024年的挑战与不确定性
2023年财务报告揭示了全球航运业的微妙变化,马士基(MSK)与韩新海运(HMM)在这一年中展现出了迥然不同的前景。 马士基在第四季度和全年业绩中,尽管面临红海危机的影响,但对未来利润的预期却显得严峻。 而HMM则在困境中保持了盈利,为市场带来了另一番解读。
马士基在2023年第四季度的营业收入下滑34.1%,降至117亿美元,而税前利润(EBITDA)和息税前利润(EBIT)分别减少了87.2%和87.3%。 尽管红海危机冲击了约三分之一的海运量,马士基预计2024年利润降幅高达90%,EBITDA可能在10亿到60亿美元之间,远低于2022年的368亿美元。 2024年,马士基预计将迎来“重大供给过剩挑战”,全球集装箱贸易增长预测为2.5%至4.5%,意味着新船交付将加剧市场竞争。
相比之下,HMM在第四季度表现出色,尽管营收下降41%,但实现了盈利。 HMM的营业收入为亿韩元(约15.5亿美元),EBIT和净利润分别为430亿韩元(约3200万美元)和3010亿韩元(约2.3亿美元)。 全年,HMM的营收和利润显示出稳健态势,但新造集装箱船的增加和需求放缓使得市场面临下行压力。
HMM对于2024年的预测更为现实,他们指出红海危机和巴拿马运河的干旱问题将继续带来“广泛的不确定性和市场波动”。 一些分析师认为,马士基对2024年市场的悲观估计可能低估了红海危机对运价的支撑作用,认为运价上涨可能足以让班轮公司保持盈利,包括马士基在内。
尽管如此,航运市场的未来仍充满变数。 对于那些寻求实时船期和运价信息的行业参与者,搜航网提供了便捷的查询和订舱服务,帮助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
总结:马士基和HMM在2023年的表现揭示了航运业的两极化,马士基的悲观预测与HMM的盈利现状形成鲜明对比。 2024年,市场供需动态、红海危机和新船交付将共同塑造行业的未来走向。 关注行业动态,使用搜航网的工具,为您的运输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