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出售,有兴趣带价格联系QQ:503594296

环比上升101% 30家房企6月份投资额288亿元 (环比上升10%怎么算)

admin1 1年前 (2024-07-02) 阅读数 16 #财经

媒体徐迪7月2日,据克而瑞地产钻研,6月典型房企拿地金额止跌上升。

重点监测30家房企单月投资金额288亿元,环比上升101%,一方面是5月份基数较低所致,另一方面南京、合肥等内围市区在年中推地吸引规模企业踊跃介入。

但同对比旧下跌75%,与去年同期拿地金额相距甚远。详细来看,、中海、华润等央国企继续在外围市区发力,建发则继续坚持踊跃态势,单月拿地金额超80亿元。

克而瑞估量,在市场信念逐渐修复、供地品质提高之下,房企下半年投资力度将较上半年有所优化,上半年拿地较少的部份规模化央国企或将踊跃介入其中,口多食寡下竞争加剧。但受制于供地规模有限、企业资金压力仍未失掉实质性缓解,审慎的投资态度短期难以转变。


求一份房地产企业的行业分析报告

自己写很困难,因为一篇好的行业报告至少可以卖10万块钱。 所以没人会给你的。 还是自己找吧。 给你个参考:2007 年,全国房地产市场运行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以住宅为主的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快速增长。 2007 年,全国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 亿元,同比增长302%,比上年提高84 个百分点;二是市场需求总体旺盛。 2007 年,全国商品住宅竣工面积478 亿平方米,同比增长5%,比上年上升58 个百分点;销售面积691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47%,比上年上升116 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商品住房空置面积继续下降,12 月全国空置商品住房6756 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66%,降幅较上年加快86 个百分点;三是部分城市12 月份房价环比开始下降。 2007 年,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平均涨幅为76%,涨幅比上年快18 个百分点;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82%,涨幅比上年快18 个百分点。 2007 年对我国房地产业来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物业税、加息、房贷成为今年地产圈内曝光率最高的词汇,上市、融资、圈地成为开发商最热衷的事情。 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相继出台,各类与民生息息相关的热点问题不断出现。 使得一线大城市不断上涨的房价得到一定的抑制,也使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步伐更加稳健。 2008 年,随着民生新政的实施,以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为主要任务的民生产,正蓄势待发;土地新政将进一步深入,查处土地违法案件力度将会进一步加大;中央政府针对房地产市场的混乱局面,将会出台更严励的政策措施。 预计2008 年全国房价总体上将稳中趋降,逐步或落至一个相对理性的区域。 好吧,给你一个目录,你可以参考一下:《2007年房地产行业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目录: 第一章 2006年房地产行业发展环境及影响分析 2 第一节 宏观经济环境及影响分析 2 一、国际经济环境对房地产业的影响 2 二、国内宏观经济状况及对房地产业的影响 2 三、国内投资、物价走势分析及对房地产业的影响 2 (一)固定资产投资状况分析 2 (二)物价走势状况分析 3 四、人民币升值对房地产业的影响 4 (一)对房地产需求者影响 4 (二)对房地产供给者的影响 4 (三)对不同种类商品房价格的影响 5 第二节 房地产行业政策变化及影响分析 6 一、近年来主要房地产行业政策回顾与分析 6 二、2006年最新房地产行业政策分析 6 (一)2006年以来政策回顾 7 (二)重大政策影响分析 8 第三节 房地产关联行业发展及影响分析 10 一、上游行业发展及影响 10 (一)建材价格进入上升通道 10 (二)钢铁行业对房地产影响分析 10 二、下游需求变化对房地产行业影响分析 11 (一)居民收入增多,拉动住宅潜在需求 11 (二)企业信心大幅增强拉动办公楼需求 12 (三)城市化进程促进商业地产 12 第二章 2006年房地产行业供需状况分析 14 第一节 2006年房地产企业整体景气状况判断 14 一、房地产开发景气总体走势 14 二、房地产企业景气指数水平变化 15 第二节 2006年全国房地产市场供给情况分析 16 一、土地开发与土地购置 16 (一)土地购置面积增幅继续减缓,购置成本大幅上升 16 (二)完成土地开发面积恢复上升 17 (三)土地开发面积占购置面积比先降后升 18 二、商品房开发规模与结构 19 (一)商品房新开工面积 19 (二)商品房竣工面积 20 (三)商品房开发结构分析 21 第三节 全国房地产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25 一、商品房销售状况分析 25 二、商品房空置面积分类指数变化 28 第四节 全国房地产市场供需结构特征与价格走势 29 一、房地产供需结构特征 29 二、房地产市场价格走势 30 (一)一级市场:土地价格增长稳定 30 (二)二级市场:销售价格仍大幅上涨,涨幅整体回落 30 (三)三级市场:租赁价格涨幅平稳 31 第三章 2006年房地产行业资金来源分析 32 第一节 房地产企业投融资状况 32 一、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及完成情况 32 二、分业态房地产开发投资及完成情况 32 第二节 房地产业融资现状与渠道分析 34 一、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 34 二、各月资金来源情况分析 36 (一)国内贷款 36 (二)自筹资金 36 (三)其他资金 37 (四)利用外资 37 (五)全部资金本金 38 第三节 房地产金融资金来源特点分析 39 一、仍依赖于银行资金,但融资渠道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39 二、债务融资为主,股权融资有待突破 40 三、大型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广,中小开发商融资渠道狭窄 40 四、融资方式创新,融资渠道整合 41 第四节 2006年房地产行业股权融资状况 42 一、上市公司再融资 42 二、房地产企业IPO 42 三、其他直接融资方式 42 第四章 2006年房地产行业区域分布及重点区域分析 44 第一节 各地区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比较分析 44 一、各省市房地产行业资金来源情况 44 二、资金来源增速比较分析 45 第二节 房地产区域开发比较分析 46 一、土地购置和开发区域发展情况 46 二、商品房投资、施开工和竣工区域发展情况 48 (一)2006年各地区商品房投资、新开工和竣工情况 48 (二)2006年各省市商品房投资额、施工面积、竣工面积增速分析 50 第三节 商品房销售区域情况 52 一、2006年各省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状况 52 二、2006年各省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及销售额增速排序 53 第五章 房地产重点城市2006年发展分析 55 第一节 北京房地产市场分析 55 一、总体情况 55 二、开发及投资情况 55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情况 55 (二)房地产开发投资及资金来源 56 (三)土地购置与开发 56 三、供需情况 57 (一)供给情况 57 (二)需求情况 58 四、价格情况 58 第二节 上海房地产市场分析 60 一、总体情况 60 二、投资及开发情况 60 (一)开发投资完成情况 60 (二)开发企业资金来源 60 (三)土地购置与开发 61 三、供需情况 61 (一)供给情况 61 (二)需求情况 62 四、价格情况 62 第三节 深圳房地产分析 64 一、总体情况 64 二、投资及开发情况 64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扩大 64 (二)新开工建设规模出现缩减 64 三、供应分析 64 (一)新增供应主要分布在宝安龙岗 64 (二)90平米以上三房比例最大 65 四、销售情况 65 (一)销售面积大幅下降 65 (二)住宅价格剧烈上涨 65 (三)其他分类物业销售情况 65 第四节 成都房地产市场分析 67 一、总体情况 67 二、房产开发资金情况 67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呈逐月增长态势 67 (二)开发企业自筹资金能力增强 67 (三)商品房施工、竣工面积大幅增长 67 三、商品房供求总量 68 (一)全市商品房供求总量大幅增长,均首年突破2000 万平方米。 68 (二)全市住宅市场持续活跃,支撑了市场规模继续扩大。 68 (三)商品房市场供求关系得到根本缓解。 68 (四)成交情况 68 (五)供求增长情况 69 (六)个人购房情况 69 四、商品房价格走势 70 (一)房价涨幅回落,但涨幅仍处高位 70 (二)宏观调控下房价上扬曲线明显走缓 70 五、二手房成交情况 70 第五节 武汉房地产市场分析 71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 71 (一)经济发展状况 71 (二)投资开发情况 71 二、商品房供给情况 72 三、存量房市场情况 72 四、房地产销售情况及销售价格走势 73 第六章 2006年房地产行业企业运行综合比较分析 75 第一节 房地产优势企业评价 75 一、综合100强规模分析 75 (一)综合排名前100位企业规模状况 75 (二)积极扩张型企业分析 77 (三)房地产企业规模前十强 79 二、房地产优势企业盈利状况 80 (一)房地产百强企业盈利情况 80 (二)房地产企业盈利能力前十强 81 三、房地产优势企业成长及实力变化状况 81 (一)房地产企业成长性前十强 81 (二)房地产企业综合实力前十强 82 第二节 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发展趋势 83 一、行业准入提高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83 二、融资能力考验企业生存能力,百强房企资金来源逐渐多样化 83 三、土地政策提高行业集中度,百强企业通过战略合作实现资源互补 83 四、百强企业应高度重视急剧扩张带来的经营风险 83 (一)政策法规风险 83 (二)融资结构风险 83 (三)管理风险 83 第三节 上市企业年报分析与评价 84 一、获利能力比较 84 二、经营能力比较 84 三、偿债能力比较 85 四、发展能力比较 85 五、现金流分析 86 (一)全国性开发型房企大幅拿地扩张资金吃紧 86 (二)工业商业型房企现金流状况稳定 86 (三)区域型开发房企资金缺口不大 86 第七章 房地产行业典型企业分析 87 第一节 住宅业务突出类个案企业分析 87 一、深圳万科 87 (一)整体经营情况 87 (二)公司财务指标分析 87 (三)2007年发展展望 90 二、金地集团 91 (一)经营状况 91 (二)财务分析 92 (三)发展展望 94 第二节 商业用房写字楼类个案企业分析 96 一、金融街 96 (一)经营状况 96 (二)财务分析 97 (三)发展前景 99 二、陆家嘴 100 (一)经营情况 100 (二)财务分析 101 (三)企业发展前景及影响因素分析 104 第八章 07年房地产行业与企业发展趋势预测 106 第一节 07年房地产行业发展环境变化趋势预测 106 一、经济环境变化趋势预测 106 二、房地产市场主体的行为展望 106 (一)中央政府:稳定房地产市场 106 (二)地方政府:问责制下违规行为可能收敛 107 (三)开发商:强者大胆扩张,弱者无奈退出 107 (四)消费者:观望越来越浓 107 (五)投机者:资本实力决定投机能力 107 三、政策环境变化趋势预测 107 (一)宏观管理政策分析及预测 108 (二)土地政策分析及预测 108 (三)信贷政策分析及预测 109 第二节 07年房地产产品要素构成展望 110 一、土地成本展望 110 二、建材价格的展望 110 三、人力成本、项目的期间费用和开发利润状况展望 111 第三节 07年房地产行业市场供需形势及价格趋势预测 112 一、住宅供需趋势预测 112 (一)高档住宅 112 (二)普通住宅 113 二、商业用房供需趋势预测 113 三、写字楼供需趋势预测 114 (一)北京:集中放量、销售价格降租赁价格稳 114 (二)上海:供不应求、销售租赁价格齐涨 114 第四节 07年房地产行业企业竞争趋势分析 116 一、企业合作、产业战略联盟 116 二、品牌化经营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116 三、提高顾客满意度是企业竞争的关键所在 116 四、人力资本和组织文化将成为现代房地产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 116 五、价值链管理是房地产企业竞争致胜的根本途径 117 第九章 房地产行业风险分析 118 第一节 07年宏观经济波动风险评价 118 一、宏观经济波动性评价 118 二、07年宏观经济波动对房地产业带来的风险评价 118 第二节 近年颁布重要政策风险评价 119 一、金融政策风险分析 119 二、土地政策风险 119 三、其他政策风险 120 (一)税收政策 120 (二)限外政策 120 第三节 07年上下游行业变化风险评价 122 一、06-07年土地供应风险评价 122 二、07年房地产金融信贷供给风险评价 122 三、07年建材供给能力及价格风险评价 123 四、07年购买能力风险评价 123 第四节 07年行业竞争风险评价 124 第五节 07年市场供需矛盾风险评价 125 第六节 07年贷款主体风险对房地产金融影响评价 126 一、开发商的信用风险和融资风险 126 二、住房贷款人还款能力、信用风险及房贷入市风险 127 第七节 07年行业风险综合评价 128 表目录 表1 2006年1-12月土地开发及土地购置情况 16 表2 2000-2006年土地开发购置情况 18 表3 2006年1-12月份商品房新开工竣工情况 19 表4 2006年累计各类物业销竣情况 29 表5 2006年每月各类物业竣工销售面积差 29 表6 2005-2006年土地交易价格指数 30 表7 2005-2006年房屋销售价格指数 30 表8 2005-2006年房屋租赁价格指数 31 表9 2006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及完成情况 32 表10 2006年分业态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情况 33 表11 2006年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 34 表12 2006年开发资金来源及增长情况 35 表13 2006年每月开发资金来源具体情况 35 表14 2006年度各省市资金来源排序 44 表15 2006年各省市资金来源增速比较 45 表16 2006年各省市土地购置面积、完成开发面积及百分比排序 46 表17 2006年各省市土地购置及完成开发面积增速排序 47 表18 2006年各省市商品房投资额 48 表19 2006年各省市商品房施工、开工、竣工面积排序 49 表20 2006年各省市商品房投资额增速排序 50 表21 2006年各省市商品房施工、开工、竣工面积增速排序 51 表22 2006年各省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及销售额排序 52 表23 2006年各省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及销售额增速排序 53 表24 2006年北京市房地产开发及开发投资情况 55 表25 2006年北京市房地产投资、资金来源的排名情况 56 表26 2006年北京市土地购置与开发情况 56 表27 2006年北京市房地产需求情况 58 表28 2006年北京市销售价格指数走势 59 图目录 图1 1996-2006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固定资产价格指数 4 图2 2006年房地产开发综合景气指数及相关指标 14 图3 2002-2006年房地产企业景气指数和房地产企业家信心指数 15 图4 2003-2006年土地购置面积及同比增长情况 17 图5 2006年1-12月土地购置价格 17 图6 2003-2006年完成土地开发面积及同比增长情况 18 图7 2006年1-12月土地开发购置比 19 图8 2006年1-12月每月商品房累计新开工和施工情况 20 图9 1998-2006年商品房新开工施工及同比增长情况 20 图10 2006年1-12月商品房竣工及同比增长情况 21 图11 2006年商品住宅开发情况 22 图12 2006年1-12月办公楼开发情况 23 图13 2006年1-12月商业用房开发情况 23 图14 1997-2006年三类物业开发占比情况 24 图15 2004-2006年每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及同比增长情况 25 图16 2004-2006年每月商品房销售额及同比增长 26 图17 2006年1-12月商品住宅销售及同比增长 26 图18 2006年1-12月办公楼销售及同比增长情况 27 图19 2006年1-12月商业营业用房销售及同比增长情况 27 图20 2006年各类资金来源占比情况 36 图21 2006年房地产开发投资资金中国内贷款变化情况 36 图22 2006年房地产开发投资资金中自筹资金变化情况 37 图23 2006年房地产开发投资资金中其他资金变化情况 37 图24 2006年房地产开发投资资金中利用外资变化情况 38 图25 2006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本年资金来源金额变化情况 38 图26 2006年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中银行资金情况 39 图27 2006年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中开发商自有资金情况 40 图28 房地产百强企业2002-2006年资产状况变化图 75 图29 房地产百强企业2002-2006年完成房地产投资额及其增长率 76 图30 房地产百强企业2002-2006年规划建筑面积、土地储备面积变化图 76 图31 2002-2006年积极扩张型和稳健经营型企业总资产变化图 77 图32 2002-2006年积极扩张型和稳健经营型企业净资产变化图 78 图33 2002-2006年积极扩张型和稳健经营型企业净利润变化图 78 图34 2002-2006年积极扩张型企业负债状况变化图 79 图35 房地产百强企业2002-2006年销售额、房地产业务收入变化图 80 参考资料

世界著名化工企业

世界著名化工企业又:

1、中国化工集团公司:中国化工是世界500强企业,中国最大的基础化学的制造企业。 2016年8月,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在2016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第51位。 2017年7月12日,中国化工集团公司获国资委2016年度经营业绩考核A级。 2018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第167名。

2、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是1998年7月国家在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基础上重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是国家独资设立的国有公司、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 公司注册资本2316亿元,董事长为法定代表人,总部设在北京。

3、河南煤化集团:河南煤化集团位居中国企业500强第60位、中国500强竞争力第8位、中国企业成长100强第1位、中国煤炭企业100强第2位、入选世界著名品牌500强,连续两年列中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行业“效益十佳”第1位。

4、赫司特公司:赫斯特公司是现在世界上最大的医药制造厂商之一。 1985年药品总销额达2870亿美元,其主要产品有:抗生素和心血管药物等,约占联邦德国的8%。

5、巴斯夫:是一家德国的化工企业,也是世界最大的化工厂之一。 巴斯夫集团在欧洲、亚洲、南北美洲的41个国家拥有超过160家全资子公司或者合资公司。 公司总部位于莱茵河畔的路德维希港,它是世界上工厂面积最大的化学产品基地。

参考资料:

网络百科-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一周“塑”递 | 化工巨头公布2021年财报;首个全球“禁塑令”出炉

同一家公司

锦州石油化工公司位于辽宁省一座美丽的沿海城市-锦州,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 这里东临渤海锦州湾,西畔长城山海关,傍依沈山铁路干线两侧,水路、陆路和空中交通十分方便。 锦州石油化工公司是世界五百强企业――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直属企业,是国有特大型企业。

锦州石油化工公司前身是石油工业部石油六厂,是一个有68年厂龄的老企业,始建于1937年。 20世纪50年代初成功炼制出新中国第一滴人造石油,60年代后期企业开始改炼天然原油,经过“六五”至“九五”二十多年的发展建设,形成了以天然原油加工优质高档车用燃料油,以轻油液化气为原料生产芳烃、溶剂油、异丙醇、正丙醇、环丁砜、偏三甲苯、顺丁橡胶、聚丙烯及各种润滑油添加剂产品,以渣油深加工生产石油焦、针状焦、煅烧焦等油头化尾、深度加工、综合利用的优化生产格局,成为我国顺丁橡胶成套生产技术的诞生地和润滑油添加剂的科研生产基地。

1999年重组后,锦州石油化工公司业务范围涉及精细化工、供热、发电、供电、工程施工、油品储运、液化气储运经销、机械制造等。 现拥有员工人,拥有各类专业技术干部1541人。 公司控股上市公司1家(锦州六陆股份有限公司,5355%)、参股公司2家(锦州港股份有限公司,882%、锦州节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3451%)。

基本建设、施工检修队伍技术力量雄厚,施工设备齐全,能独立完成炼油化工装置的建设安装和大中修任务。 设计、科研机构配套,能承担新产品试制、开发和新项目的设计任务。 拥有国家建设部颁发的化工石油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和三个专业承包一级资质、GA2级(长输管道)、GC1级(工业管道)的安装资格证书;具有化工石化和石油天然气行业的石油炼制、石油产品深加工、有机化工 、石油化工产品储运及油气库的甲级设计资质和工程监理(化工石油工程、房屋建筑工程)甲级资质,并拥有工程质量监督站。 近年来完成的总承包建设项目投资40多亿元。

“十五”期间,我公司“四大基地”即能源生产供应基地、油品仓储基地、液化气储运经销基地和石油化工生产基地基本建成。 我公司所属的六陆兴海油港分公司现有油品仓储能力45万立方米/年,原油管输能力950万吨/年,成品油及化工产品管输能力445万吨/年,集海路、公路、铁路运输于一体,配套设施齐全,是辽西地区最大的原油、成品油、石油焦仓储基地。 我公司的液化气分公司拥有8000立方米液化气仓储能力,年周转液化气10万吨,既可装船海运,又可汽车、火车槽车装卸,是理想的液化气储运经销基地。 总投资617亿元的“十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煤代油”热电厂已建成投产,安装3台240吨/小时锅炉和2台25MW发电机组,年发电量四亿度,产汽量四百万吨。 石化下游产品加工制造板块是锦州石化公司三大主营业务之一。 拥有国内最大的重整重芳烃深加工生产偏三甲苯装置,重芳烃加工能力达到45万吨/年,并联产1000吨/年高纯度均三甲苯;5000吨/年环丁砜装置是目前世界上较大工业生产装置,质量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在与国外大公司激烈竞争的情况下,国内市场占有率一直保持在87%以上;3000吨/年高纯度异丁烯生产装置和4万吨/年焦化污油装置均为国内首创技术,并拥有自己的专利。 此外还有5万吨/年建筑沥青装置、3万吨/年二氧化碳装置。 总投资4亿元的8万吨/年乙苯/苯乙烯装置将于2005年开工建设。

公司2003年底总资产2806亿元,总负债771亿元,资产负债率2749%。 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万元。

欢迎国内外各界朋友惠临,洽谈贸易,交流技术。

公司注册中文名称:中国石油锦州石油化工公司

英文名称:CNPC Jinzhou Petrochemical Corporation

法定代表人:陈青松

法定地址:辽宁省锦州市古塔区重庆路2号

邮政编码

电话:0416-传真:0416-

企业财报

近日,巴斯夫、陶氏、杜邦、科思创等全球化工巨头接连公布2021年全年财务报告,多家企业均实现业绩新高,低碳可持续经济仍是化工行业的重中之重。

科思创:创造2600万欧元的协同效应

近日,科思创公布了2021财年业绩。 2021年,科思创核心业务销量同比增长10%,主要得益于收购自帝斯曼的树脂和功能材料业务(RFM)带来的额外销量。 尤其是在旺盛需求的支持下,销售价格的上涨推动集团销售额增长485%至159亿欧元(上年同期:107亿欧元),创 历史 新高。

2021财年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达到31亿欧元(上年同期:15亿欧元),同比增长逾一倍,主要源于利润率大幅提高。 净利润同比增长了两倍多至16亿欧元(上年同期:459亿欧元),而自由经营现金流(FOCF)为14亿欧元,同样较上一年的 53亿欧元有显著增长。 已占用资本回报率(ROCE)增长至195%(上年同期:70%)。

作为贯彻“可持续未来”新战略的一部分,集团于2021年7月重组了集团架构,将业务更紧密地聚焦于各个市场的要求和客户的需求。 此后,科思创将业务划分为“功能材料”和“解决方案和特殊化学品”两大板块进行报告。 将收购帝斯曼地RFM业务整合于解决方案和特殊化学品板块进行顺利。 因此,集团在2021年已创造了2600万欧元的协同效应,几乎是最初预计的两倍。 科思创预计,到2025年每年将产生总计约12亿欧元的永久性协同效应。

巴斯夫:2021年实现强劲利润增长

2021年,巴斯夫集团销售额达到768亿欧元,比2020年提升33%;不计特殊项目的息税前收益78亿欧元,比2020年增长118%,达到2020年的两倍多,相比2019年疫情前水平则提升了67%。 巴斯夫积极的利润表现主要由化学品业务领域及材料业务领域推动。 表面处理技术业务领域及工业解决方案业务领域也对强势复苏作出贡献。

巴斯夫的 汽车 相关业务继续受到半导体短缺的负面影响。 2021年,尤其是第四季度,原材料价格上涨、能源及物流成本的增加也给所有业务领域的收益造成不利影响。 对于巴斯夫的欧洲基地来说,2021年由于天然气价格进一步上涨,导致额外成本约15亿欧元,仅2021年第四季度就达到8亿欧元。

巴斯夫预计,在经历了2021年的强势复苏之后,全球经济增长将在2022年趋于平缓,实现38% 的增长。 基于此,巴斯夫预计将在2022年实现740亿欧元至770亿欧元之间的销售额。 巴斯夫集团不计特殊项目的息税前收益预计在66亿欧元至72亿欧元之间。 已动用资本回报率(ROCE)预计在114% 至126% 之间。 预计2022年全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在1,960万吨至2,060万吨之间。

陶氏:2021年全年销售额550亿美元,经营性息税前95亿美元

2021年,陶氏全年销售额550亿美元,经营性息税前利润95亿美元,所有运营板块利润率均有上升,经营性现金流达到71亿美元,年度资本回报率超过22%。 其中,第四季度公司净销售额为144亿美元,同比增长34%;经营性息税前利润(EBIT)为23亿美元,同比增长12亿美元。

陶氏在增加收益的同时,实现资产脱碳计划,使公司能够继续实现30多亿美元的基础收益增长,同时提升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优势地位。 2022年,陶氏还将进一步推进关键的可持续发展项目,同时满足客户对低碳和循环经济解决方案日益增长的需求。

阿科玛:2021年销售额95亿欧元,较2020年增长259%

阿科玛2021年全年销售额为95亿欧元,较2020年增长了259%。 销售量增长73%,极大程度上来自于市场对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可持续解决方案的强劲需求驱动影响,特别是在电池、3D打印、消费品和更环保的涂料等领域。 全年销售价格增长186%,反映了集团在抵消原材料及能源价格暴涨方面的积极行动、产品结构的改善以及上游丙烯酸的紧缺。

在运营受影响、原材料和能源成本居高不下的背景下,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达1727亿欧元,创 历史 新高,较2020年增长461%,EBITDA利润率达181%:特种材料表现出色,每个业务部门均有强劲增长,EBITDA为1503亿欧元(2020年为1018亿欧元),EBITDA利润率为185%;受丙烯酸在亚洲的良好市场环境影响,尽管PMMA和功能性聚烯烃的剥离产生了负面效应,中间体EBITDA 仍保持增长(2021年为316亿欧元,2020年为231亿欧元)。

2022年,在全球环境持续不稳定的背景下,集团旨在:以恒定的业务范围[2]计算,实现特种材料的EBITDA与2021年的最高纪录相当。

LG化学:2021年销售额355亿美元,同比增长419%

LG化学发布2021年经营业绩,销售额万亿韩元(约合355亿美元),同比增长419%。 营业利润5255万亿韩元(约合44亿美元),同比增长1784%。 年销售额及营业利润均创 历史 新高。 其中,第四季度销售额万亿韩元(约合91亿美元),环比增长32%,同比增长230%。 营业利润7484亿韩元(约合6亿美元),环比增长30%,同比增长5212%。

受石化产品需求下降,车载半导体供需问题等影响,石油化工和尖端材料事业部第四季度收益较第三季度均有所下降。 另外还包括韩国大山NCC等工厂主要产线定期维护等因素,但公司整体销售额仍保持增长趋势。

LG化学2022年目标销售额(不含LG新能源)为27万亿韩元(约合224亿美元),同比增长4%。 设备投资将同比增长1万亿韩元(约合8亿美元),约为41万亿韩元(约合34亿美元)。 同时,将加速投资以环保材料、电池材料、全球创新新药为核心的三大新增长引擎。

索尔维:2021年销售额及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实现双位数增长

2021年,索尔维全年净销售额内生式增长+17%,达101亿欧元。 其中12%的增长由销量驱动,而提价因素则做出5%的贡献。 提价措施对全年产生的影响中,超过一半在第四季度显现。 与2019年相比,全年净销售额内生式增长+44%,反映出包括 汽车 及电子等关键市场的持续动力。 第四季度净销售额与2020年同期相比增长+224%,比2019年同期增长+171%。

提价步伐的加快很大程度上抵消了465亿欧元可变成本上涨的影响。 2021全年实现结构性成本节约213亿欧元,自2019年累计成本节约达39亿欧元,已完成2024年结构性成本节约5亿欧元目标的80%。 与2020年相比,2021全年基本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Underlying EBITDA)增长+27%,创下2356亿欧元的全新记录。 尽管民用航空市场复苏较为缓慢,与2019年相比,公司仍实现基本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8%的增长,体现了良好的营业杠杆作用。 在高通胀环境下,公司基本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率仍攀升至233%,比2020年高出160个基点。 第四季度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内生式增长+24%,除去2700万欧元一次性净收入,仍有+19%增幅。

2021全年基本净利润达10亿欧元,与2020年相比增长683%。 2021全年生成强劲自由现金流达843亿欧元,体现出利润增长和持续运营资本优化。 在此基础上,全年资本投资得以增加至736亿欧元。 资产负债表持续表现良好,净负债额下降249亿欧元,准备金下降487亿欧元。 由此,杠杆率降至17倍,为201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2021年已动用资本回报率达到114%的新高,2020年数据为69%,2019年为81%。

杜邦:电子与工业业务板块全年增长19%

杜邦2021年实现净销售额约16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经营性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42亿美元,同比增长21%,全年调整后每股收益430美元。 第四季度净销售额总计4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 经营性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为973 亿美元,同比增长5%。

据悉,全年全球客户在电子和水等长期增长领域的强劲需求,以及 汽车 、建筑和工业等领域在 COVID-19 大流行下得到复苏,这是销售额得到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当地价格上涨主要反映了为抵消较高的原材料成本而采取的行动。

公司电子与工业业务板块全年实现净销售额56亿美元,报告业绩增长率为19%,主要驱动因素为销量增长。 通过2021年7月1日收购莱尔德高性能材料公司,使该季度净销售额增长了10%。

汉高:2021年销售额达到201亿欧元,增长78%

汉高集团2021年销售额达到201亿欧元,增长78%;营业利润增至27亿欧元,增长42%;息税前利润率上年水平:134%。

粘合剂技术业务部门实现了134%的两位数销售额增长,这主要是由于工业需求与去年同期相比显着复苏,后者受到COVID-19大流行的严重影响。 美容护理业务部门的销售额增长了 14%。 虽然美发沙龙业务的复苏产生了积极影响,但美容护理的消费业务尤其受到身体护理品类需求正常化的影响,并呈现下滑趋势。 洗衣和家庭护理业务部门实现了39%的强劲销售额增长。

在2021财年,汉高为 汽车 行业开发并推出了可持续粘合剂支持散热的解决方案。 此外,创新的粘合剂有助于开发可持续的包装解决方案。 与2010年相比,汉高在2021财年将其生产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了50%,并将绿色电力的份额提高到三分之一以上。 可回收或可重复使用的包装比例已提高到86%。 目标是到2025 年实现100%。

伊士曼:销售价格上涨15%,销售收入增长24%

与2020年综合财务业绩对比,伊士曼2021年所有业务实现增长,推动销售收入增长24%;强劲的收入增长得益于销售价格上涨15%,销量/产品组合上涨8%。 2021年第四季度,公司特种材料业务销量/产品组合提升8%,主要得益于创新和市场开发举措以及终端市场对特种塑料的强劲需求增长。 另外,销售价格上涨7%,主要是原材料、能源与分销价格上涨带动特种塑料价格实现两位数增长。

伊士曼在2021年创下了全年销售收入和调整后每股盈利纪录,证明了公司创新型增长模式的优势。 预计2022年,伊士曼收入将进一步增长,调整后每股盈利将在950美元与10美元之间,运营现金流预计将超过16亿美元。

赢创:2021年应收亿元,同比增长23%

2021年,赢创销售额、调整后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和自由现金流全部实现超过20%的增长。 所有化学品业务均受益于持续强劲的需求,集团销售额增长23%,达150亿欧元。 集团调整后EBITDA达238亿欧元,增长25%,成功抵消了因原材料、能源与物流成本大涨带来的影响。 调整后净收益增长54%,达986亿欧元。 调整后每股收益从137欧元增至212欧元。 自由现金流增长22%,达95亿欧元,现金转换率达40%。 首席财务官Ute Wolf表示:“我们成功保持了较高的现金转换率,预计公司的自由现金流将连续第五年实现增长。 ”

赢创对2022年的业务发展充满信心。 取得强势开局后,集团预计第一季度调整后EBITDA将较去年同期增长至少10%。 2022年,赢创预计销售额将在155亿至165亿欧元之间。 调整后EBITDA将在25亿至26亿欧元之间。 现金转换率将保持在40%左右。

企业新闻

阿科玛完成收购亚什兰高性能胶粘剂业务

阿科玛于2022年2月28日完成了对亚什兰(Ashland)高性能胶粘剂业务的收购,该公司是美国高性能胶粘剂行业一流领导者。 此次运营标志着阿科玛加强其胶粘剂解决方案部门的重要一步,并完全符合集团到2024年成为纯特种材料生产商的战略。

亚什兰高性能胶粘剂业务基于165亿美元的企业价值,即2026年EBITDA的87倍,考虑到未来几年的预期增长和评估为销售额的125%的协同效应后。 作为阿科玛强大的长期增长雄心的一个关键里程碑,此次收购使公司胶粘剂解决方案部门Bostik的目标是到2024年EBITDA利润率超过17%。 (环球聚氨酯网)

推动塑料再循环,盛禧奥计划兴建世界级化学回收工厂

盛禧奥与全球技术供应商 Synova 和全球工程服务公司 Worley 签订了合同,目标是在2022 年底开始,在盛禧奥位于比利时泰森德洛 (Tessenderlo) 基地兴建世界级化学回收工厂。 该工厂将专门用于再生聚苯乙烯 (rPS),以满足巿场对可持续材料不断增长的需求。 它将每年处理 15 千吨 rPS 薄片,这些薄片将转化为高质量的回收苯乙烯,以进一步生产聚苯乙烯 (PS) 和/或苯乙烯衍生物,包括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 (ABS) 和苯乙烯丙烯腈 (SAN)。

据悉,2021 年底,盛禧奥收购了 Heathland BV这是一家专注于消费后 (PCR) 及工业后 (PIR) 废弃塑料收集回收企业,处于欧洲领先地位。 依托于这次收购,盛禧奥会致力于废弃塑料回收的每一个环节,通过先进技术将回收材料转化为高品质再生材料,并应用于高端用途,以充分体现材料的最大价值。 (链塑网)

镇海炼化3#聚丙烯装置试车成功

2月28日,中国石化镇海基地一期项目3#聚丙烯装置开工试车圆满成功!该项目自2018年8月份启动。 截止目前,镇海炼化拥有3套聚丙烯装置,产能设计分别为20万吨/年、30万吨/年、30万吨/年。 前两套装置选用中国石化自主工艺技术ST,3#聚丙烯装置选用利安德巴赛尔Spherizone工艺技术。

2022年1月7日,中国石化镇海基地一期项目120万吨/年乙烯装置产出合格产品。 至此,镇海基地一期项目完成整体开车,标志着镇海炼化2700万吨/年炼油和220万吨/年乙烯装置全面投入运行。 (天天化工网)

五恒化学拟投资352亿元新建7万吨BDO装置

五恒化学(宁夏)有限公司生物可降解材料上游配套产业链项目二期工程,于2月11日批准备案,2月17日环评受理,项目将投资352亿元新建7万吨BDO装置。 本次备案和环评的是项目的二期工程。

此前的一期项目中,五恒化学已于1月12日进行了环评审查审批的公示,拟投资65亿,新建7万吨BDO,采用电石路线的炔醛法。 项目预计2022年3月1日开工,2023年6月30竣工。 (化工在线)

金发 科技 拟参与控股子公司宝来新材料增资

金发 科技 2月28日晚间公告,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宝来新材料拟将注册资本由3680亿元增加至6583亿元,公司拟与腾曦晨、管理层平台、金石基金共同对公司全资子公司盘锦金发新材料有限公司增资,由其认缴宝来新材料新增注册资本2903亿元。 增资完成后,盘锦金发新材料有限公司和宝来新材料仍属于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的控股子公司。 (证券时报网)

三井化学实现生物质聚丙烯商业化生产

3月3日,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宣布,其子公司普瑞曼(Prime Polymer Co, Ltd)已经成为日本第一家商业化生产生物质聚丙烯的企业。

三井化学正在推进循环利用化学塑料和将其转化为生物质的策略,以实现循环经济。 三井化学进行了世界上第一个生物聚丙烯产业化示范试验。 早在2019年,三井就在一份声明中宣布:“我们的目标是实现生物聚丙烯的商业化,与其他主要树脂不同的是,生物聚丙烯尚未从生物质中生产出来。 我们将在整个制造供应链中建立一个循环模式,以显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慧正咨询)

The Compound从埃克森美孚收购Exxelor树脂业务

总部位于荷兰的塑料化合物开发商和制造商The Compound公司已经从埃克森美孚旗下位于德国科隆的Esso Deutschland公司收购了Exxelor聚合物树脂的生产基地、产品系列和客户群。 此次收购将使The Compound的全球产能提高到约7万吨/年,并大大扩展了该集团在新市场的影响力。

Exxelor聚合物是化学改性聚烯烃和弹性体基树脂,用于提高工程热塑性塑料和其他聚合物的性能。 作为冲击改良剂,它们可以提高化合物的韧性。 作为相容剂、偶联剂和附着力促进剂,它们提高了非极性聚合物与聚烯烃、填料和增强剂以及金属、热固性橡胶和大多数极性基材(包括玻璃纤维)的粘合强度。 (中塑在线)

投资1061亿元!德川化学投建年产165万吨高端树脂项目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德川化学(安徽)有限公司拟投资万元在东至经济开发区内新征用地205亩,建设年产165万吨高端环保树脂、25万吨高端粘合剂、05万吨玻璃清洗剂项目,并将于今年开工建设。

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生产车间、原料罐区、污水处理装置、焚烧装置等工程。 其中,项目分两期建设实施,一期投资万元建设年产85万吨树脂系列产品、25万吨环保型粘合剂、05万吨玻璃清洗剂的生产装置及公用辅助设置;二期投资万元建设年产8万吨树脂系列产品的生产设施。 项目建设期约24个月,预计2023年1月前建成投产。

行业新闻

美国原油价格跃升至2013年以来最高点

据媒体网站3月2日消息 在周二的夜间交易中,美国原油价格攀升至201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随着原油价格持续飙升,全球基准布伦特原油价格突破每桶110美元。 这一进展正值欧佩克及其石油生产盟友(包括俄罗斯)准备于周三会面,讨论4月份的产量。

美国原油基准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逾5%,至每桶美元,为至少2013年9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在常规交易中,该合约价格上涨803%,至每桶美元。 全球基准布伦特原油价格上涨56%,至美元,为2014年7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在上周二的交易中,该合约价格上涨715%,至每桶美元。 (中国石化新闻网)

首个全球“限塑令”出炉

当地时间2日,第五届联合国环境大会续会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通过《终止塑料污染决议(草案)》。 这项决议将具有法律约束力,旨在推动全球治理塑料污染,并希望在2024年前结束塑料污染。 据悉,在会议上来自175个国家的国家元首、环境部长和其他代表通过这项 历史 性决议,该决议涉及塑料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其生产、设计和处置。

决议决定设立一个政府间谈判委员会,该委员会将于2022年开始工作,目标是在2024年底之前完成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全球协议草案。 这份文书将反映处理塑料的整个生命周期,涉及可重复使用和可回收产品和材料的设计,以及加强国际合作的需求,以促进获得技术、能力建设和科学技术合作。 (第一 财经 、中化新网)

3月1日起,河南正式“限塑”,全省降解产能狂飙突进

生物降解材料研究院报道,2022年1月5日,河南省公布了《河南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计划于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办法》中的第十六条规定:依法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制品,居民群众在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推广使用环保布袋、纸袋和可降解购物袋等。 第十九条规定,餐饮服务提供者和餐饮配送服务提供者不得主动向消费者提供一次性筷子、调羹等餐具。 这意味着,从今日起,河南将正式禁用包括塑料袋在内的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且饭店等餐饮服务业不得再主动提供一次性筷子等。

据统计,河南PBAT/PBS在建拟建产能达400多万吨,PLA现有及在建产能也超过了40万吨,BDO现有产能20多万吨,新建产能60万吨,更有中科基金打算在河南建100万吨降解制品产能,这意味着企业对河南本土降解市场有较大期望和憧憬。(生物降解材料研究院)

“化学成就未来”奖学金名单出炉

近日,科慕公司与浙江大学共同公布了首届“化学成就未来”奖学金获奖名单,22名来自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制冷与低温研究所、化工机械研究所的优秀学生获得2021年度奖学金。

据悉,“化学成就未来”奖学金项目是科慕践行企业 社会 责任的重要举措。 该项目于2018年启动,并在全球范围内资助高潜力的化学人才。 2021年,科慕与浙江大学就该奖学金项目达成合作。 在此次评选中,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制冷与低温研究所、化工机械研究所12名本科生、8名硕士研究生和2名博士研究生凭借优异的成绩获得奖学金。 (中国化工报)

全球研发2500强榜单出炉,荣盛石化、万华化学等28家中国企业入

近期,欧盟委员会发布2021年全球产业研发投入2500强,化工行业仅巴斯夫进入百强,位列第71名。 2020年,由于受新冠疫情影响较大,2500强中有123家化工企业,研发投资总额为221亿欧元,下降34%,平均每家企业投资为177亿欧元。

其中,中国化工企业进步神速,共有28家企业研发投入入选榜单,其中,荣盛石化、万华化学、中化国际三家中国化企进入前1000强。 荣盛石化排名最高,位居646位;万华化学紧随其后,排名843位;中化国际也进入前1000强,位居915位。 另外,卫星化学、上海华谊、恒逸石化也进入榜单。 (化工在线)

西安的经济状况概况 最好300字以上

西安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西安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西安调查队2008年3月5日2007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人文西安、活力西安、和谐西安”的战略目标,按照“加快科学发展、实现率先发展”的总体要求,转变发展方式,挖掘增长潜力,全面推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宏观经济在高平台上实现了新的突破,主要指标达到多年来最好水平。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1737.10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14.6%,增速创11年来新高。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3.17亿元,增长6.7%;第二产业增加值762.51亿元,增长16.0%;第三产业增加值891.42亿元,增长14.2%。 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8%、43.9%和51.3%。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生产总值元,增长13.0%。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7%,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7%,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1.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6.2%,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3.5%,房屋销售价格上涨6.4%。 表1:2007年西安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涨跌幅度单位:%指 标 2006年 2007年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1.6 4.7 食品 2.2 12.6 其中:粮食 3.0 8.7 烟酒及用品 2.4 0.5 衣着 5.7 1.4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1.2 4.4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1.3 2.9 交通和通讯 -3.0 -4.8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0.2 -0.8 居住 3.2 3.6二、农业全年实现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总产值134.1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 9%。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22.69千公顷,比上年减少0.86千公顷;油料播种面积5.68千公顷,减少0.46千公顷;蔬菜播种面积60.71千公顷,增加2.69千公顷;水果种植面积40.57千公顷,增加2.12千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213.87万吨,比上年增加1.02万吨,增长0.5%;蔬菜产量225.21万吨,增加16.82万吨,增长8.1%;水果产量60.51万吨,增加5.16万吨,增长9.3%;肉类产量20.68万吨,增长5.2%;奶类产量52.80万吨,增长12.0%;水产品产量1.04万吨,增加0.06万吨,增长6.6%。 表2:2007年西安市农业主要产品产量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粮食 万吨 213.87 0.5 油料 万吨 1.08 -6.8 蔬菜 万吨 225.21 8.1 水果 万吨 60.51 9.3 肉类 万吨 20.68 5.2 奶类 万吨 52.80 12.0 禽蛋 万吨 12.75 2.0 水产品 万吨 1.04 6.6 大牲畜年末存栏数 万头 33.72 4.4 猪年末存栏数 万头 152.00 1.3 羊年末存栏数 万只 51.98 2.0 家禽年末存栏数 万只 1470.00 4.7全市农用机械总动力234.8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1 %;农田有效灌溉面积 184.18千公顷;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实物量)76.24万吨,增长0.3 %。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586.60亿元,比上年增长16.3%。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61.73亿元,比上年增长19.3%。 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257.17亿元,增长26.7%。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90.64亿元,增长28.6%(按现价计算,下同)。 工业产品销售率96.99%。 表3:2007年西安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情况单位:亿元指标 总产值 比上年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 1590.64 28.6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1013.4327.1 其中:集体企业 25.76 26.6 股份制企业 888.00 34.3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235.17 23.3 其中:轻工业 337.44 21.5 重工业 1253.20 30.4 其中:新产品产值 360.42 23.1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76.83,比上年提高22.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59.42亿元,增长33.9%;实现利润102.27亿元,增长36.7%;实现税金57.15亿元,增长29.2%。 表4:2007年西安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发电量 亿千瓦小时 71.03 6.3 原油加工量 万吨 85.30 3.5 精制食用植物油 万吨 19.44 31.5 乳制品 万吨 3.69 8.9 软饮料 万吨 138.09 11.6 啤酒 万千升 34.93 11.4 纱 万吨 6.99 5.4 机制纸及纸板 万吨 42.65 32.5 缝纫机 万架 73.46 19.4 配混合饲料 万吨 27.40 23.9 合成洗涤剂 万吨 8.92 -19.2 中成药 吨 3945.58 10.0 水泥 万吨 263.13 70.2 钢材 万吨 78.73 10.1 氢氧化纳(烧碱) 万吨 9.54 10.9 工业锅炉 蒸发量吨 723.00 -6.8 汽车 万辆 17.06 64.9 交流电动机 万千瓦 810.96 56.6 变压器 万千伏安 7029.87 25.4 电力电缆 千米 3714.11 129.9 通信及电子网络用电缆 对千米 3718.00 -17.2 彩色显象管 万只 1099.81 -1.8 程控交换机 万线 6.42 -80.4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75.91亿元,比上年增长15.3%。 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实现总产值613.76亿元,增长47.4%(按现价计算)。 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867.82万平方米,竣工面积959.37万平方米,分别增长34.0% 和61.0%。 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全员劳动生产率 17.2万元/人,施工工程竣工率40.02%。 四、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35.33亿元,比上年增长37.1%。 其中,城镇投资1340.59亿元,增长37.9%。 在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10.20亿元,增长1.7%;第二产业投资297.53亿元,增长39.4%。 其中工业投资286.61亿元,增长38.8%;第三产业投资1032.86亿元,增长38.0%。 全年非公有制单位投资713.23亿元,比上年增长33.1%,占城镇投资的53.2%;国有单位投资515.02亿元,增长28.4%。 全年房地产完成投资387.33亿元,增长35.6%;商品房销售面积832.53万平方米,增长34.0%;商品房销售额282.11亿元,增长36.9%。 全年“四区两基地”完成投资378.94亿元,比上年增长30.9%,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6.4%。 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完成投资163.60亿元,增长19.5%;经济技术开发区完成投资102.60亿元,增长25.2%;曲江新区完成投资82.80亿元,增长60.4%;浐灞生态区完成投资18.29亿元,增长43%;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完成投资8.24亿元,增长34%;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完成投资3.41亿元。 全年新增固定资产661.02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49.5%。 各类房屋竣工面积1672.16万平方米,竣工率29.0%。 共有920个城镇建设项目建成投产,项目建成投产率50.5%。 五、国内贸易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21.58亿元,比上年增长18.7%。 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 832.38亿元,增长18.8%;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89.20 亿元,增长17.7%。 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815.68亿元,增长18.9%;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87.92亿元,增长18.9%;其他行业实现零售额17.98亿元,增长12.5%。 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中,汽车类销售额比上年增长28.7%,金银珠宝类增长32.7%,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2.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5.9%,日用品类增长31.1%,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19.9%,服装类增长26.3%,通讯器材类下降39.4%。 六、对外贸易全年海关进出口总额53.6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9.1%。 其中出口34.71亿美元,增长27.2%;进口18.90亿美元,增长32.6%。 实现贸易顺差15.81亿美元。 在进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进出口42.52亿美元,增长25.0%;加工贸易进出口9.21亿美元,增长65.8%。 全年新批外资项目135个,合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4.40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1.1%;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1.16亿美元,增长35.3%。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全年完成客货运输周转量313.29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0.8%。 其中,铁路189.06亿吨公里,增长8.9%;公路114.61亿吨公里,增长16.1%;民航9.62亿吨公里,下降7.8%。 全年铁路旅客发送量252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8%,货物发送量548万吨,增长10.4%;公路客运量8466万人次,增长4.2%,货运量万吨,增长42.1%;民航旅客吞吐量1137万人次,增长21.4%,货物吞吐量11.20万吨,增长12.7%。 全年邮电业务总收入80.01亿元,比上年增长16.4%。 其中,邮政业务收入6.43亿元,增长17.6%;电信业务收入73.58 亿元,增长 16.3%。 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3118.0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8%,其中海外游客100.01万人次,增长15.3%。 在海外游客中,外国游客增长15.9%,台湾游客增长12.6%,香港游客增长11.2%,澳门游客增长11.3%。 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37.20亿元,增长16.1%,其中外汇收入5.43亿美元,增长16.3%。 八、财政、金融、证券和保险全市地方财政收入125.33亿元,比上年可比增长31.3 %。 一般预算收入112.92亿元,增长31.5%,其中营业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城建税和个人所得税分别增长31.5%、20.9%、69.7%、26.0%和27.8%。 全年地方财政支出174.16亿元,比上年增长29.3%,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0.40亿元,增长21.1%;教育支出25.73亿元,增长31.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2.04亿元,增长31.6%;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9.01亿元,增长17.3%;农林水事务支出8.55亿元,增长36.2%;环境保护支出2.13亿元,增长69.6%。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560.3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2.4%,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684.58亿元,增长25.7 %。 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649.4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2%,其中,短期贷款881.07亿元,增长9.7%;中长期贷款1561.26亿元,增长18.9%。 全年金融机构累计现金收入7893.16亿元,比上年增长11.4%;累计现金支出7654.48亿元,比上年增长11.0%;累计货币净回笼238.69亿元,比上年增长24.2%。 全年证券市场证券交易总量.10亿元,代理期货交易额2800.8亿元。 年末全市有上市公司18家,上市总股本44.66亿元。 全市有各类保险公司27家,保险机构365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92家。 全年保费收入72.33亿元,比上年增长37.8%。 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7.85亿元,增长34.0%;人身险保费收入54.48亿元,增长39.0%。 全年各类保险赔款给付支出20.3亿元,比上年增长69.9%;其中财产险、人身险分别为8.55亿元和11.7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3.3%和112.3%。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全市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1.77万人。 全年共实施市级科技计划项目 424项,投入市级科研经费6400万元,其中实施重点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项目64项,扶持科技发展平台12个,支持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10家,实施区县科技指导项目15个。 组织申报并列入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各类科技计划和重大专项208项,争取国家、省资金1.97亿元。 全年技术市场交易额14.8亿元。 全市专利申请量6768件,专利授权量2529件。 全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95家,年末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 1440家。 全年招收研究生2.06万人,在学研究生6.41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5.1%、9.8%。 普通高等学校48所,招收普通本专科学生16.96万人,在校学生56.03万人,毕业生14.33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11.9%、9.0%、22.0%。 职业高中86所,招生2.44万人,在校学生5.60万人;普通中学453所,招生17.96万人,在校学生54.68万人;小学1872所,招生8.67万人,在校学生56.83万人;小学、初中入学率分别为99.94%和99.42%。 民办高校及其他高等教育机构32所,民办普通中学64所、小学30 所,民办职业高中40所。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11个,公共图书馆14个,文化馆14个,文化站182个;电视台、广播电台、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各1座,电视人口覆盖率98.33%,广播人口覆盖率99.37%。 全市有各级各类卫生机构5337个,其中医院、卫生院461 个;专业卫生技术人员 4.37万人,其中执业医师 1.51万人;卫生机构床位3.36万张。 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人数达349.21万人,实际参合率90.8%,覆盖面为100%。 全市拥有全国和全省城市体育先进社区27个,全国农村体育先进示范站45个。 全市已有社会体育指导员4299 名,公共使用全民健身广场 380个。 参加第六届全国城市运动会,夺得3枚金牌、3枚银牌、3枚铜牌,团体总分151分,位居西北五省第一。 十一、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全年完成城市基础设施投资224.37亿元,比上年增长23.3%。 翻建改建道路60条、背街小巷65条,新建公交港湾100处、人行天桥10座,新建道路面积101万平方米,新增93个小型休闲绿地广场、60座公厕、63座小型垃圾压缩站。 全年城市供水2.90亿立方米,水质综合合格率达到了99.9%。 天然气总供气量6.74亿立方米。 全年完成供热量1429 万吉焦,集中供热面积2747.25万平方米,新增面积381万平方米。 全年城市污水二级处理量9938.1万立方米。 出租汽车拥有量1.15万辆。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全年好于国家二级标准(良好)以上的天数294天,占当年总天数的80.5%,创历史最好水平。 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年均值较上年下降3.64%、二氧化氮年均值与上年持平。 全市饮用水源地的水质达标率为100%。 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均值为55.5分贝,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均值为67.9分贝。 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679人。 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39人。 全市安全生产四项指标全面下降,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和经济损失分别下降6.9%、8.6%、4.6%和22.8%。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年末常住人口830.54万人,其中男性人口429.32万人,占51.7%;女性人口401.22万人,占48.3%,性别比为107(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 全年出生人口7.81万人,出生率为10‰;死亡人口3.50万人,死亡率为5.48‰;全年净增人口8.02万人,自然增长率为4.52‰。 城镇人口548.99万人,占66.1%,乡村人口281.55万人,占33.9%。 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764.25万人,比上年增长1.5%。 全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元,比上年增长22.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加 1757元,增长16.1%;农民人均纯收入4399元,增加590元,增长15.5%。 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997.5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7%。 城镇居民人均现住房总建筑面积23.6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42.92平方米。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4.3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6.14万人,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2.45万人,劳务输出50.34万人,其中有组织的输出27.88万人。 体制转轨遗留的下岗失业问题基本解决,零就业家庭现象基本消除。 城镇登记失业率4.3%,与上年持平,低于4.5%的年度控制目标。 全市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67.57万人,医疗保险基金征缴率95.0%;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02.23万人,离退休人员42.94万人,养老保险社区管理服务率79.6%;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24.11万人,失业保险社会化发放率98.0%;工伤保险参保人数90.3万人,职工生育保险参保人数56.12万人。 全市福利企业135家。 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9.367亿元。 注释: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中增加值为现价,除注明外,增加值增长速度均按可比价格计算。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