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跌17.41%! 首日涨5% 境内保险中介第一股 众淼创科拿下 (次日跌停价格查询)
在国际资本市场跳水之际,众淼创新科技(青岛)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众淼创科”)逆势登上港交所。 8月6日,众淼创科成为登陆港交所的“境内保险中介第一股”。
上市首日,众淼创科收盘破发报6.88港元,盘中最低跌至6.04港元,跌幅13.71%,最高报7.60港元,下跌8.57%。截至8月6日收盘,众淼创科报7.35港元,下跌5.00%,市值达10.38亿港元。
8月7日,众淼创科收盘报7.61港元,盘中最低跌至6.07港元,最高报7.85港元,截至收盘报6.07港元,跌幅达17.41%。
无论如何,众淼创科为国际保险中介机构赴港上市开了一个好头。
二次冲击IPO
全球出售3530万股
依据众淼创科8月5日晚间在港交所披露的公告,公司全球出售3530万股H股,占发行成功后公司一切股份的25%,每股出售价7港元,募集资金总额约2.47亿港元。减去最终出售价之估量应酬上市费51.27百万港元后,最终所得款项净额约1.96亿港元。
从股份认购来看,香港地下出售股份数目占全球出售股份数目的12.34%,获认购16.07倍;国际出售股份数目占全球出售股份87.66%,获认购0.98倍。
这次成功上市,也算是给予众淼创科两次努力冲击港股IPO后的最好报答。
作为一家成立于2017年的公司,众淼创科最末尾并不是一家保险中介公司,它最后的业务是提供IT服务。2017年12月收买海尔保险代理后,众淼创科的业务就扩展至保险代理业务,并在展开环节中延长出咨询服务业务。
严峻意义来讲,众淼创科关键是为企业及家庭保险用户分销各种保险产品,是一家保险代理服务及处置计划提供商,从其营收看,关键来自三个方面,即保险代理业务、IT和咨询服务。
2021—2023年,众淼创科成功营业支出区分为1.20亿元、1.48亿元、1.74亿元;净利润区分为2699.2万元、3634.9万元、3899.3万元。2024年前4月,其营业支出为5864.4万元,净利润为1482.9万元。其中,保险代理业务为众淼创科奉献了绝大部分支出,详细来看,2021年、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前4个月,众淼创科保险代理业务支出区分为1.16亿元、1.31亿元、1.56亿元及5480.2万元,占总营收的比例区分为96.7%、88.1%、89.5%及93.4%。
2023年5月,众淼创科曾第一次性性冲击IPO,并在2023年8月7日取得中国证监会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国合函〔2023〕1056号)。但从结果来看,并未经过。于是,往年4月份,众淼创科又重新向港交所递表。
上市是为了更好地展开,关于上市募集资金的用途,众淼创科在早前的公告中就已给出,将用于展开保险代理业务、未来五年用于开发及提供IT服务产品,在保险中介及金融科技行业寻求慎重投资及收买等。
与股东业务关联大
海尔系再增上市新成员
众淼创科的成功上市,令“海尔系”迎来了第7家上市公司。
资料显示,此前海尔集团旗下已拥有股份有限公司、海尔电器集团有限公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医疗股份有限公司、青岛雷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日日顺供应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家上市公司,众淼创科的介入,让“海尔系”上市队伍进一步壮大。
再看众淼创科与海尔集团的相关,众淼创科原名为青岛全掌柜科技有限公司,此前公布的招股书显示,海尔集团经过青岛海盈汇及青岛海创汇直接算计持有众淼创科约60.44%的股权。在全球出售成功后(假定并未行使超额配股权),海尔集团将经过青岛海创汇物联有限公司持有众淼创科共约45.33%的投票权。
目前,众淼创科的总经理来自“海尔系”。详细来看,众淼创科总经理鹿遥,往年39岁,在海尔集团任务多年。2007年6月鹿遥自青岛大学电子信息迷信与技术专业毕业后,进入青岛海科达电子有限公司,担任过该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关键担任员工培训及人力资源控制。后来,他介入重庆新日日顺家电销售有限公司,自2011年6月至2016年8月担任该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监及自2016年9月至2017年1月担任该公司上海分公司总经理。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两家公司均隶属于海尔集团。而除股权与人事方面外,众淼创科在运营方面还与海尔集团有亲密咨询。
招股书显示,2021—2023年及2024年前4月,众淼创科归属于海尔集团企业保险用户的佣金支出区分为1828.8万元、2380.9万元、2410万元及910.7万元,约占佣金总支出的15.8%、18.2%、15.5%及16.6%。IT服务支出方面,2021—2023年及2024年前4月,众淼创科来自海尔集团及其联属公司的IT服务支出区分为57.7万元、604.2万元、873.2万元及166.5万元;来自海尔集团及其联属公司的咨询服务支出区分为79万元、234.6万元、146万元及28.5万元。
而这样的依赖关于众淼创科来讲,也有肯定的风险。招股书显示,“倘海尔集团保险用户不再经过公司置办保险产品,或许会对公司业务、运营业绩、财务状况及未来前景出现不利影响”。
“去中介化”为难
保险科技在包围
其实自往年以来,已有7家保险中介公司在美股或港股市场摩拳擦掌。截至目前,3家保险中介公司已成功上市,还有4家保险中介公司在等候中。而这些追求上市的保险中介机构,大多强调自身科技属性。
但很理想的一个状况是,金融科技的提高和互联网保险产品的出现,促使保险公司越来越多地探求不同的方法来增加对中介机构的依赖,并直接与保险客户咨询。由于经过数字化平台和线上销售渠道,保险公司可以低本钱直接触达更普遍的保险客户群,从而扩展其市场范围 并提高其吸引和失掉保险客户的才干。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越来越多的传统险企已树立自己的线上平台,直接向保险客户销售互联网保险产品。“去中介化”下,保险中介机构的运营压力随之介入。
就众淼创科来看,在佣金费率方面,2021—2023年,众淼控股平均佣金费率区分为17.4%、12.8%和12.4%,全体呈降低趋向。往年前4个月,其平均佣金费率为12.9%。
不只如此,市场对科技型保险中介的运营方式仍存有肯定的质疑。有业内人士表示,虽然追求上市的保险中介公司强调科技属性,但当下市场和投资者更关注科技才干带来的通常价值、盈利才干与增长潜力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表现。
而且,WEMONEY研讨室以为目前保险中介公司仍是以单一的佣金支出方式为主,虽然不少公司在积极追求转型,但还要求经过市场的检验。
再加受骗下“报行合一”政策的鼎力推行,保险中介公司将面临新的应战,那么,原本就在科技方面投入较大的科技型保险中介,如何应对多重难关,也是摆在科技保险中介背后的理想疑问。
众淼创科如愿上市,这是一个新终点。未来如何借资本市场之力讲好保险科技故事,仍是一大看点。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