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不预备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高额关税 英贸易大臣 (预备规定预备期的原因不包含)
据英国媒体报道,英国商业和贸易大臣乔纳森·雷诺兹日前参与七国集团贸易部长会议时表示,英国目前不会效仿欧盟对从中国出口的电动汽车征收高额关税。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说,雷诺兹并不方案立刻对从中国出口的电动汽车展开正式考察。报道征引信息人士的话说,英国汽车行业尚未正式要求英国贸易救援局对中国电动汽车启动反补贴考察,这是英国启动相关考察之前的必要举措。依据英国汽车制造商和贸易商协会数据,2023年英国共出口约70万辆汽车,其中60%出口到欧盟。
马斯克:反对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
易车讯 据媒体报道,美国特斯拉公司首席执行官(CEO)埃隆·马斯克参与了在法国巴黎举行的“欧洲科技创新展览会”,他在活动中对科技投资者表示,他反对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
据信息,本月,拜登政府对包括电动汽车在内的一系列中国出口商品征收新关税,其中对中国出口电动汽车征收的关税从25%提高到100%。 在23日举行的活动上,马斯克表示,他不赞成歪曲市场的措施。
马斯克表示:“特斯拉公司和我都没有要求征收这些关税,理想上,当他们宣布时,我感到惊讶。 ”他还称,在没有关税等要素的状况下,“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相当强”,“我支持不征收关税”。
外交部回应美国下周对中国电动汽车等征收新关税:错上加错
易车讯 日前,在外交部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记者关于美国最早将于下周发布对中国征收关税的片面选择启动了提问,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中方敦促美方实际遵守世贸组织规则,取消全部对华加征关税,更不得参与关税。 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捍卫自身权益。
林剑进一步表示,美国上届政府对华加征301关税,严重搅扰了中美正常的经贸往来,已被世贸组织裁定违犯世贸规则。 美方不但不纠正错误做法,反而继续将经贸疑问政治化,滥用所谓的301关税复审程序,要进一步参与关税,这是错上加错。
三番四次打击中国汽车,欧洲人急了?
常言道,人怕知名猪怕壮。 人一旦知名容易引来费事,猪一旦长膘就要被宰杀。
当年华为称霸手机行业时,美国商务部将华为列入被制裁名单中,华为智能手机和5G基础设备业务因此遭到重创。
如今中国新动力汽车在全球市场大放异彩,欧盟试图以“公允竞争”为名维护外乡车企,进而打击中国新动力汽车开展。
往年上半年,中国汽车整车出口数量到达234.1万辆,同比增长76.9%,逾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值得一提的是,新动力汽车是中国汽车出口业务的重中之重,1-6月份新动力汽车出口量已超50万辆,其增速之快远超行业的预期,基于此中汽协预估往年累计出口量将会打破100万辆。
与此同时,在9月初举行的慕尼黑国际车展上中国新动力车企奇光异彩,在带来许多让人耳目一新的作品之余,也惹起欧洲车企和消费者的高度关注,甚至是有不少消费者向中国市场投来了羡慕的目光。
但是面对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进军欧洲市场,欧盟委员会或许是心生妒忌,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突然宣布行将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
其理由是中国电动汽车取得“巨额国度补贴”,全全球都普及着廉价的中国电动汽车,这种人为性压低多少钱的行为曾经破坏汽车市场次第。
事先期到来10月4日,欧盟委员会正式启动对从中国出口的电动车的反补贴调查。
反补贴是指国度政府或国际社会为了维护本国经济安康开展,保养公允竞争的次第,针对补贴行为而采取必要的限制性措施。
深刻点了解,即是欧盟委员会以为中国电动汽车在欧洲市场的定价偏低,疑心中国车企收到了来自中国国度政府的补贴,有意地经过压低售价吸引消费者,从而侵占欧洲外乡车企的市场份额和利益,引发所谓的“不公允竞争”。
对此,中国商务部表示欧方发起此次反补贴调查仅依据对所谓补贴项目和损害要挟的客观臆断,缺乏充足证据支持,不契合世贸组织相关规则,中方对此表示剧烈不满。
理想上确实如此。 中国新动力汽车之所以赢得消费者的喜爱,是由于中国新动力车企是经过技术提高和创新,压低本钱并提高了汽车产品的质量,相比于海外品牌和合资品牌车型可以说是真正做到了物美价廉。
更何况中国新动力汽车补贴已于2022年底片面分开,国度早在2018年便要求中央政府不能针对新动力汽车给予补贴,并且中国电动汽车在欧洲市场的定价其实并不低。
以在2022年销售的比亚迪汉EV为例,其起售价到达7.2万欧元,折合人民币约为55万元,在欧洲市场与奔驰EQE车型相差无几,基本不存在欧盟委员会所质疑的定价低状况。
相反,欧系电动车在中国市场的定价反而远低于欧洲市场,比如说群众ID.3国际起售价只需12万元左右,而欧洲市场售价却到达4万欧元,折合人民币超越30万元。
假设依照欧盟委员会的说法,群众ID.3在中国市场给出了如此低的售价,是不是失掉了德国政府的补贴支持,在中国新动力汽车市场搅风搅雨呢?
而愈加自相矛盾的是,为了让外乡汽车企业更顺利地成功电气化革新,老牌汽车工业强国——德国将展开一项价值1100亿欧元的奖励方案。在某种维度上,这能否为欧盟委员会口口声声要制裁的补贴行为?
欧盟委员会美名其曰要维持公允竞争的市场次第,实践上其真正目的大约率是要针对中国汽车启动加税。
由于当中国汽车出口至欧洲关税大幅度提高之后,中国电动车为了确保销售利润肯定会提高多少钱门槛,这样一来欧盟可以失掉更高的税收,二来是中国电动车多少钱升高后销量自然就会降低,欧洲外乡车企的市占率便不会遭遭到冲击。
但是这关于欧洲汽车工业电气化开展并非是一个安康的环境,关于欧洲消费者来说更是不“公允”。
对此,就连德国《经济周刊》也批判欧盟委员会此次反补贴调查措施:对中国电动汽车提高征收关税损人不利己,最终被损伤的是欧洲外乡车企和欧洲消费者。
同时,德国总理朔尔茨坦言面对来自中国电动汽车的竞争,德国车企应该被奖励,而不是被吓到。 这好比如在过去数十年时期里,德国汽车工业也曾遭受日韩车企施加的压力,但德国车企都将压力转化为了动力,稳住了汽车工业强国的位置。 在电气化时代亦是如此,中国的电动汽车将会激起德国车企的创新驱动力。
其实这并非是欧洲地域第一次性要限制中国电动汽车。
1个月前,法国政府宣称要重新定义电动汽车补贴规范,其目的是直接性地限制中国电动汽车出口到法国。
2个月前,英国汽车协会的会长——吉姆·赛克(Jim Saker)地下宣布一份声明,称中国电动车是英国在未来的一大安保要挟,由于其内置的“木马程序”能让中国政府随便地经过遥控性能令数以万计的车辆瞬间瘫痪。
无论欧洲地域对中国电动车的限制条件有多离谱,又有多少人置信中国电动车不安保的谬论,中国新动力汽车抢先于全球都是铁普通的理想,要不然强如群众、奥迪,又怎会智能找到中国新动力车企寻求协作呢?
援用《全球时报》的一句评价: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 鸟笼里飞不出钢翅雄鹰。
作为汽车的发源地,欧盟如今面对弱小的对手,不但没有选择谦逊学习迎头赶上,而是想方设法地限制对手开展,此举无须置疑是损人不利己,更甚至是显得有些狗急跳墙了。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