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出售,有兴趣带价格联系QQ:503594296

荣昌生物现金流再吃紧 (荣昌生物现金流紧缺)

admin1 1年前 (2024-07-12) 阅读数 14 #股票

近两年,国际生物科技(Biotech)公司左右逢源,剧烈市场竞争下产品商业化前景存疑,再叠加资本寒冬下融资难度大幅优化。二级市场的投资者们时辰坚持着缓和的心境,上市公司的股价也随之大起大落。

7月8日至10日,A股、港股上市公司的股价出现延续三个买卖日大幅下跌的状况,其中,A股股价从7月8日的收盘价39.8元,跌落至7月10日的收盘价25.75元,跌幅超30%。

延续数天的放量大跌引发行业热议。

荣昌生物有“ADC药物一哥”的美称,是首个将国产ADC药物推向市场的创新先锋企业,更是科创板和港股双料明星,一度融资逾越60亿元。创新实力和研发才干尚可,两款产品商业化后销售稳健,就是这样一家优良的企业,现在却被质疑现金流枯槁。

7月12日,荣昌生物股价有所回暖。截至收盘,荣昌生物A股报收28.59元,涨6.36%;港股报收16.46港元,涨4.44%。

记者留意到,不只是荣昌生物,近两个月里里,康方生物、圣诺医药等Biotech均因各种要素经验过股价大幅坚定。困境之下,Biotech如何成功“上岸”?

实控人增持

机构跑路

理想上,市场关于荣昌生物的怀疑态度不时都在。往年1月和4月,其股价经验过两次震荡。7月初,荣昌生物每股单价已跌落至40元出头,较年终跌幅超60%。

股价跌跌不休,压力之下,7月8日,荣昌生物公布实控人增持方案称,王威东等人因对公司运营状况继续看好,拟于7月9日起的6个月内,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额不低于人民币1000万元且不逾越人民币2000万元。

令人异常的是,此次增持方案并没有让公司股价回暖,反而在次日跌幅抵达了近20%。从当日龙虎榜来看,卖出金额前五名均为机构席位,算计卖出金额达1.83亿元,买卖净差额-1.21亿元。

市场的担忧依然在于荣昌生物的资金状况以及中心产品泰它西普(RC18)的商业化进度。早在往年1月,就有市场信息传出荣昌生物资金告急,彼时公司还曾对此廓清。但到了3月末,荣昌生物又抛出了25.5亿元的融资方案,并表示该笔资金将用于新药研发项目。

在产品方面,荣昌生物仅有维迪西妥单抗、泰它西普两款药在2021年获批上市,进入商业化阶段,剩余6种产品仍处于临床实验阶段。也就是说,仅有维迪西妥单抗和泰它西普两款产品能让公司“回血”,其他管线依然处于“烧钱”外形。

面对质疑声和股价大幅下跌,荣昌生物紧急召开投资者会议启动回应。公司披露的投资者相关活动记载表显示,此次参会的包括中银基金、安信基金、中欧基金等机构。

商业化存疑

资金告急

据了解,荣昌生物区分于2020年和2022年经过港股和A股初次地下募股(IPO)的方式,共募集资金63亿元。但截至2023年底,这两项IPO募资区分仅剩4322万元和1.96亿元。

年报显示,荣昌生物2023年研发费用为13.06 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33.01%;销售费用为7.75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75.90%,两项算计开支20.81亿元,甚至抵达了公司去年全年营收的2倍之多。

新药研发如此“烧钱”,荣昌生物的资金能否支撑下去?

荣昌生物在上述投资者会议中表示,公司在资金方面做了充沛的预备,包括公司账上有肯定的现金贮藏、商业化带来肯定规模的现金流以及公司拥有充足的银行授信等。

关于泰它西普的国际协作进度,荣昌生物表示,公司正在积极推进其对外授权,但由于泰它西普顺应证较多,给协作谈判带来肯定难度,公司将进一步伐整和优化BD战略,推进项目达成。

不时以来,荣昌生物都在试图经过自主商业化的方式来启动泰它西普和维迪西妥单抗的推行。因此,荣昌生物的自身免疫商业化团队和肿瘤范围商业化团队从2021年的132人和180人增至2023年的750人和600人。销售费用从2.63亿元飙升至7.75亿元,翻了近3倍。

但业绩方面却并没有清楚优化,2021年至2023年,荣昌生物营收区分为14.26亿元、7.72亿元和10.83亿元,同比增长467.53%、-45.87%、40.26%;归母净利润为2.76亿元、-9.99亿元和-15.11亿元,同比增长139.59%、-461.56%、-51.3%。

生物科技

如何“上岸”

被质疑的不只是荣昌生物,往年以来,已有不少Biotech公司经验了股价上的大起大落。

7月8日,圣诺医药相同因现金流疑问,登上风口浪尖。圣诺医药公告称,估量公司认购的基金资产净值将出现严重不利变化,认购金额2000万美元,已赎回20万美元。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圣诺医药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剩2388万美元,且目前圣诺医药未有产品商业化落地。也就是说圣诺医药在本就资金不富余、没有可盈利产品的状况下,又遭遇了理财“暴雷”。当日,圣诺医药盘中股价涉及历史最低点,然后回涨14.55%。

另外两家“港股18A”上市公司康方生物和康宁杰瑞的股价则受中心产品临床数据的影响,股价在二级市场上出现震荡。5月24日,康方生物被传其中心产品AK112(依沃西)治疗EGFR-TKI(一种靶向治疗方式)经治的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中国Ⅲ期临床数据不及预期。公司当日盘中股价跌超40%。

但几天之后,反转出现,依沃西同“药王”帕博利珠单抗(K药)的Ⅲ期头对头临床实验结果公布,依沃西疗效优于k药。康方生物收涨37.5%。

不同于康方生物,康宁杰瑞股价并没有出现转机。康宁杰瑞于5月28日宣布,公司最靠近商业化的产品KN046临床实验数据不及预期,随后公司市值迅速缩水近半。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解释称,这样的股价坚定属于失常现象。“临床疗效是影响创新药效果产业化的关键要素。投资者们往往更关注药品的临床数据表现和治疗效果的变化,资本市场天然也会因此加大临床数据读出的影响。”该业内人士表示。

当然也有不少Biotech做好了“过冬”的预备。在现金流控制上,6月26日公告称,在不影响失常运营及资金安保的状况下,拟经常经常使用闲置自有资金不逾越30亿元启动现金控制,置办安保性高、流动性好的低风险投资产品。

产品商业化上,和铂医药、和黄医药以及康方生物等纷繁经过海外授权协作(License-out)方式成功盈利。在业内人士看来,Biotech公司在商业化才干上存在缺少,而与此同时,不少跨国药企正加紧管线收买,因此从去年末起,License-out买卖频现,这种买卖方式也将会成为未来几年里,Biotech公司一个比拟好的分开门路。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