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岸人民币同业拆息利率少数下行 隔夜拆息创逾一个月新低 (离岸人民币同业拆借利率东方财富)
媒体讯: 9月3日,离岸人民币香港同业拆息(CNH HIBOR)在香港市场显示关键期限利率少数下行,隔夜利率跌20个基点至1.08%,创7月30日以来新低。
一周期的HIBOR回落15个基点至1.39%,涉及8月1日以来低位;两周期的跌至1.50%,至8月13日低点;一年期的则小涨至1.93%,创8月18日以来新高。
hibor是什么意思
hibor的意思是香港同业拆借利率。
HIBOR,全称为Hong Kong Interbank Offer Rate,即香港同业拆借利率。 香港银行间市场以港币计价的拆进拆出利率,期限从隔夜到一年期不等。 HIBOR相似于LIBOR(伦敦同业拆借利率),此外,HIBOR还是直接介入或直接介入亚洲经济的借款人和存款人参考的基准利率。
经常出现短语:
CNH Hibor:银行同业拆息;同业拆息;离岸人民币同业拆息;离岸人民币拆息
HIBOR Futures Strip:港元利率期货迭期;港元利率期货叠期
CNH Hibor Fixing:同业拆息定价;离岸人民币拆息定价
Serial Month Hibor Futures:三个月拆息利率期货
Hibor C:硼氯定混剂
拆借和借款的区别
拆借是一种按天计算的借款,又称拆放、拆款。 拆借通常以1—2天为限,多则1—2周,或事前商活期限,借款人可随时出借,放款人也可随时通知借款人出借,但最多普通不超越一个月。 而借款既可以是常年的,也可以是短期的。
拆借按日计息,称为拆息;拆息率每天不同,甚至一天之内也有变化;拆息率的上下,灵敏地反映着资金市场供求状况。 拆借有两种状况:一是商业银行之间的相互拆借;另一种是商业银行对证券市场经纪人的拆借(通知放款)。
利率是依据拆借市场的资金供求相关来选择的,它能比拟灵敏地反映资金供求的变化状况,是短期金融市场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利率,其他短期借贷利率通常是对比同业拆借利率加一定的幅度来确定的。
为什么索罗斯能挑起97西北亚金融危机?能把多个国度的经济搞垮?
自1997年7月起,迸发了一场始于泰国、后迅速分散到整个西北业井涉及全球的西北亚金融危机,使许多西北亚国度和地域的汇市、股市轮番暴跌,金融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经济遭到严重创伤,1997年7月至1998年1月仅半年时期,西北亚绝大少数国度和地域的货币升值幅度高达30%~50%,最高的印尼盾升值达70%以上。 同期。 这些国度和地域的股市跌幅达30%~60%。 据预算、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仅汇市、股市下跌给西北亚同家和地域形成的经济损失就达1000亿美元以上。 受汇市、股市暴跌影响。 这些国度和地域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衰退。 这场危机首先是从泰铢升值末尾的,1997年7月2日.泰国自愿宣布泰铢与美元脱钩。 实行浮动汇率制度。 当大泰铢汇率狂跌20%。 和泰国具有相反经济疑问的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国迅速遭到泰铢升值的庞大冲击。 7月11日,菲律宾宣布支持比索在更大范围内与美元兑换,当大比索升值11.5%。 同一天,马来西亚则经过提高银行利率阻止林吉特进一步升值。 印度尼西亚自愿丢弃本外货币与美元的比价,印尼盾7月2日至14日升值了14%。 继泰国等东盟国度金融风云之后,台湾的台市升值,股市下跌,掀起金融危机第二波,10月17日,台市升值0.98元,到达1美元兑换29.5元台币,创下近千年来的新低,相应地今天台湾股市下跌165.55点,10月20日。 台币贬至30.45元兑1美元。 台湾股市再跌301.67点。 台湾货币升值和股市大跌,不只使西北亚金融危机进一步加剧,而且引发了包括美国股市在内的大幅下挫。 10月27日,美国道,琼斯指数暴趴554.26点,迫使纽约买卖所9年来初次经常使用暂停买卖制度,10月28日,日本、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和泰国股市区分跌4.4%、7.6%、6.6%、6.7%和6.3%。 特别是香港股市受外部冲击,香港恒生指数10月21 H和27日区分跌765.33点和1200点,10月28日再跌1400点,这三大香港股市累计跌幅超越了25%。 11月下旬,韩国汇市、股市轮番下跌,构成金融危机第三波。 11月,韩元汇价继续下挫,其中11月20日开市半小时就狂跌10%,创下了1139韩元兑1美元的新低;至11月底,韩元兑美元的汇价下跌了30%,韩国股市跌幅也超越20%。 与此同时,日本金融危机也进一步加深,11月日本先后有数家银行和证券公司破产或开张,日元兑美元也跌破1美元兑换130日元大关,较年终升值17.03%。 从1998年1月末尾、西北亚金融危机的重心又转到印度尼四亚、构成金融危机第四波。 l月8日,印尼盾对美元的汇价暴跌26%。 l月12日,在印度尼西亚从事巨额投资业务的香港百富勤投资公司宣告清盘。 同日,香港恒生指数暴跌773.58点,新加坡、台湾、日本股中区分跌102.88点、362点和330.66点。 直到2月初,西北业金融危机好转的势头才初步被遏制。 PS:外因---国际投机者金融大鳄索罗斯的投机行为剖析1997年3月3日.泰国中央银行宣布国际9家财务公司和1家住房存款公司存在资产质量不高以及流动资金缺乏疑问。 索罗斯及其手下以为,这是对泰国金融体系或许出现的更深层次疑问的暗示,便先下手为强,下令兜售泰国银行和财务公司的股票,储户在泰国一切财务及证券公司少量提款。 此时,以索罗斯为首的手待少量西北亚货币的西方冲击基金结合分歧大举兜售泰铢,在众多西方“好汉”的围攻之下,泰铢一时难以抵御,不时下滑,5月份最低跃至1 美元兑26.70铢。 泰国中央银行倾全国之力,于5月中下旬末尾了针对索罗斯的一场反围歼执行,意在打跨索罗斯的意志,使其知难而进,不再率众对泰铢群起发难。 泰国中央银行第一步便与新加坡组成联军,动用约120亿美元的巨资吸纳泰铣;第二步效法马哈蒂尔在1994年的战略战术,用行政命令严禁本地银行拆借泰抹给索罗斯大军;第三步则大幅调高利率,隔夜拆息由原来的10厘左右,升至1O00至1500厘。 三管齐下,新锐武器,还击有力,致使泰抹在5月20日升至2520的新高位。 由于银根骤然抽紧,利息本钱大增,致使索罗斯大军措手不及,损失了3亿美元,挨了当头一棒。 但是,索罗斯毕竟还是索罗斯。 凭其直觉,索罗斯以为泰国中央银行所能使出的全盘招术也就莫过于此了,泰国人在使出浑身解数之后,并没有使自己堕入绝境,所遭受的损失相对而言也只是比拟细微的。 从某种角度上看,索罗斯自以为,他曾经赢定了。 关于西北亚诸国而言,最后的胜利只不过是大难临头前的回光返照而已,基本伤不了他的元气,也援救不了西北亚金融危机的命运。 索罗斯为了这次时机,曾经卧薪尝胆达数年之久,此次他是有备而来,志在必得。 先头部队的一次性曲折并不会令其善罢甘休,索罗斯还要三战西北亚。 1997年6月,索罗斯再度发兵,他号令三军,重振旗鼓,下令套头基金组织末尾出售美国国债以筹集资金,扩展索罗斯大军的规模,并于下旬再度向泰铢发起了猛烈进攻。 刹那间,西北亚全融市场上狼烟再起,硝烟弥漫,对立双方展开了短兵相接的白刃战,泰国上下一片混乱,战局错踪复杂,各大买卖所简直就像开了锅似的热汤,人们发疯似地奔跑着,呼嚎着。 只要区区300亿美元外汇储藏的泰国中央银行历经持久的战役,便宣告“弹尽粮绝”,面对漫山遍野面来的索罗斯大军,他们要想泰铢坚持固定汇率曾经力所能及。 泰国人只得拿出最后一招,来个挖肉补疮,实行浮动汇率。 不料,这早在索罗斯的预料当中,他为此还专门启动了各种预备。 各种反措施纷繁得以执行,泰铢的命运便被索罗斯定在了羞耻的十字架上了。 泰铢继续下滑,7月24日,泰铢兑美元降至32.5:1,再创历史最低点,其被索罗斯所宰杀之状,真实令世人惨不忍睹,泰国人更是心有余悸,捶胸顿足,责问苍天。 索罗斯采用的是平面投机的战略,并不是单一的只是外汇的操作。 所谓平面投机,就是应用三个或许三个以上的金融工具之间的相关性启动的金融投机1997年上半年,以量子基金为代表的一些大型基金大规模运用“杠杆”不时挤压泰国金融市场,触发泰国金融危机,在随后西北亚金融危机演化环节中,这些基金大规模运用“杠杆”,减轻了危机的水平。 他们怎样做的呢?正如索罗斯自己所描画的“我们用自己的钱买股票,付5%的现金,另外95%的资金用借的;假设用债券做抵押,可以借更多钱,我们用一千美元,至少可以买进价值五万美元的常年债券……”。 (索罗斯等著《Soros on Soros》,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 它们以自有资本做抵押,从银行借款购置证券,再以证券抵押继续借款,迅速扩展了债务比率,不只如此,它们还将借款普遍投机于具有“高杠杆”特点的各种衍生工具,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杠杆比率。 据《经济学家》的报道,量子基金确实早在1997年3月就少量买入看跌期权,以掉期方式借入少量泰铢,卖出泰铢期货和远期,因料定买卖对手要抛出泰铢现货为衍生合同保值,轻而易举地借他人之手制造泰铢升值压力。 值得一提的是他在香港的做法,更是平面投机的经典例子。 普通状况下,由于金融市场之间存在无套利平衡相关,随着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及其市场的降生和开展,外汇即期市场、远期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衍生市场之间环环相扣,节节锁定,牵一发而动全身。 典型例子如1997年10月份以及随后几次国际投机家冲击香港金融市场时,国际投机家先在货币市场上少量拆借港币,兜售港币,迫使港府急剧拉高货币市场同业拆息;货币市场同业拆息急剧上升惹起股票市场下跌;同时惹起衍生市场上恒生股票指数期货大幅下跌;恒指期货大幅下跌又减速了股票市场的下跌;股票下跌又使本国投资者对香港经济和港币决计锐减,纷繁抛出港股换回美元,使港币面临新一轮升值压力……。 各个市场的连锁反响,最终片面扩展了投机家的胜利果实。 料定对香港外汇市场发起攻击将惹起连锁反响,国际投机家在各个市场上平面规划,一方面在各个市场加大赌注,为投机推波助澜;另一方面,一旦投机成功即可片面歉收,为接受的投机风险婚配高收益。 索罗斯对此做了生动描画:“假设你把普通的投资组合像称号所显示的一样,看成是扁平或二度空间的东西,最容易了解这一点。 但我们的投资组合更像修建物,用我们的股本做为基础,树立一个三度空间的结构,有结构,有融资,由基本持股的质押价值来支撑。 ……我们情愿依据三个主轴把资本投资下去:有股票头寸、利率头寸和外汇头寸。 ……不同的部位相互强化,发明出这个由风险和获利时机组成的平面结构。 通常两天——一个下跌日和一个下跌日——就足以高速使我们的基金收缩。 ”(索罗斯等著《Soros on Soros》,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 国际投机家进攻香港金融市场时充沛运用了这种“平面投机”战略:首先在货币市场上,拆借少量港币;在股票市场上,借入成分股;在股票期指市场累计期指空头;然后在外汇市场上应用即期买卖抛空港币,同时卖出港币远期合约;迫使港府提高利率捍卫咨询汇率;在股票市场上,将借入成分股抛出,打压期指……。 综合看来,基于金融市场之间的亲密咨询,“平面规划”使投机家的风险暴露相互增强的同时更令杠杆投机威力和收益大增。 港币实行咨询汇率制,咨询汇率制有智能调理机制,不易攻破。 但港币利率容易急升,利率急升将影响股市大幅下跌,这样的话,只需事前在股市及期市沽空,然后再少量向银行借贷港币,使港币利率急升,促使恒生指数暴跌,便可象在其他国度一样取得投机暴利。 自1997年10月以来,国际炒家4次在香港股、汇、期三市上下手,前三次均获暴利。 1998年7月底至8月初,国际炒家再次经过对冲基金,接连不时地狙击港币,以推高拆息和利率。 很清楚,他们对港币启动的只是外表的进攻,股市和期市才是真正的主攻目的,声东击西是索罗斯投机活动的一向手腕,并屡次成功。 炒家们在证券市场上大手笔沽空股票和期指,大幅打压恒生指数和期指指数,使恒生指数从1万点大幅度跌至8000点,并直指6000点。 在山雨欲来的时刻,证券市场利空信息满天飞,炒家们趁机大肆造谣,扬言“人民币顶不住了,马上就要升值,且要贬10%以上”。 “港币行将与美元脱钩,升值40%”,“恒指将跌至4000点”云云。 其目的无非是扰乱人心,制造“羊群心态”,然后趁机浑水摸鱼。 8月13日,恒生指数一度下跌300点,跌穿6600点关口,收市时跌幅收窄,但仍跌去199点,报收6660点。 其势与沪深股市2001年下半年的状况十分相似,天天响地雷,周周都下跌,“推倒”趋向震撼人心。 在压低恒生指数的同时,国际炒家在恒指期货市场积聚少量淡仓。 恒生指数每跌1点,每张淡仓合约即可赚50港币,而在8月14日的前19个买卖日,恒生指数就急跌2000多点,每张合约可赚10多万港币,可见收益之高!第一回合 8月13日恒指被打压到了6660底点后,港府调动港资、华资及英资入市,与对手展开针对8月股指期货合约的争夺战。 投机资本是空军要打压指数,港府是红军则要守住指数,迫使投机家事前高位沽空的合约无法于8月底之前在低位套现。 港府入市后少量买入投机资本抛空的8月股指期货合约,将多少钱由入市前的6610点推高到24日的7820点,涨幅超越8%,高于投资资本7500点的平均建仓价位,取得初步胜利,收市后,港府宣布,已动用外汇基金干预股市与期市。 但金融狙击手们仍不甘愿,按原方案,于8月16日迫使俄罗斯宣布丢弃捍卫卢布的执行,形成8月17日美欧股市片面大跌。 但是,使他们事与愿违的是,8月18日恒生指数有惊无险,在收市时只微跌13点。 第二回合 双方在8月25日至28日展开转仓战,迫使投机资本付出高额代价。 27日和28日,投机资本在股票现货市场倾巢出动,希图将指数打下去。 港府在股市死守的同时,经过8天惊心动魄的大战,在期货市场上将8月合约多少钱推高到7990点,结算价为7851点,比入市前高1200点。 8月27日、28日,港府将一切卖单照单全收,结果27日买卖金额达200亿港币,28日买卖金额达790亿港币,创下香港最高买卖记载。 27日,8月份期货结算前夕,特区政府摆出决战姿态。 虽然今天全球金融信息极坏,美国道琼斯股指下挫217点,欧洲、拉美股市下跌3%-8%,香港股市面临严峻考验。 据市场人士说,港府一天注入约200亿港元,将恒生指数稳托上升88点。 为最后决战打下基础。 同日,国际炒家量子基金宣称:港府必败。 投机香港市场的国际大炒家索罗斯量子基金首席投资战略师德鲁肯米勒在接受媒体电视台的访谈中,他首先供认量子基金不时在沽空港元和恒生期指。 并说,由于香港经济衰退,所以港府在汇市与股市对国际投资人发起的“抗争”中,将以失败告终。 索罗斯虽然每次的举措都是大手笔,但历来不地下供认自己在攻击某个货币,这种以某个公司或部分人的名义地下与一个政府下战书,扬言要击败某个政府的事情闻所未闻、史无前例。 28日是期货结算期限,炒家们手里有大批期货单子到期必需出手。 若今天股市、汇市能稳如泰山在高位或继续打破,炒家们将损失数亿甚至十多亿美元的本钱,反之港府前些日子投入的数百亿港元就扔进大海。 今天双方交兵局面之剧烈远比前一天惊心动魄。 全天成交额到达创历史纪录的790亿元港币。 港府全力顶住了国际投机者绝后的兜售压力,最后闭市时恒生指数为7829点,比金管局入市前的8月13日上扬了1169点,增幅达17.55%。 香港财政司司长曾荫权立刻宣布:在打击国际炒家、捍卫香港股市和货币的战役中,香港政府曾经获胜。 香港市场人士估量,港府在这两星期托市执行中,投入资金超越1000亿港元,集中收买了香港几大蓝筹股公司的股票,估量港府目前持有相当于香港股市2100亿美元总市值的4%股票,成为多家香港蓝筹股公司的大股东。 香港期货买卖所于29日推出三项新措施。 即是:由8月31日开市起,关于持有一万张以上恒指期货合约的客户,征收150%的特别按金,即每张恒指期货合约按金由8万港元调整为12万港元;将少量持仓呈报要求由500张合约降至250张合约必需呈报;呈报时亦须向期交所呈报少量仓位持有人的身份。 31日,在政府终止扶盘执行后股市猛跌7.1%,但其跌幅比市场人士预期的少。 恒生指数下滑554.70点,闭市报7257.04点,全场成交总值仅66亿港元,不到上星期五的历史新高记载790亿港元的十分之一。 而有些投资者原本预测该指数或许大泻15%。 但投机资本并不甘休,他们以为港府投入了约1000亿港币,无法能常年支撑下去,因此选择将卖空的股指期货合约由8月转仓至9月,与港府打耐久战。 从8月25日末尾,投机资本在8月合约平仓的同时,少量卖空9月合约。 与此同时,港府在8月合约平仓获利的基础上趁胜追击,使9月合约的多少钱比8月合约的结算价高出650点。 这样,投机资本每转仓一张合约要付出3万多港币的代价。 投资资本在8月合约的争夺中完全失败。 第三回合 港府在9月份继续推高股指期货多少钱,迫使投机资本盈余离场。 9月7日,港府金融控制部门公布了外汇、证券买卖和结算的新规则,使炒家的投机受限制,当日恒升指数飙升588点,以8076点报收。 同时,日元升值、西北亚金融市场的稳如泰山,使投机资本的资金和换汇本钱上升,投机资本不得不溃退离场。 9月8日,9月合约多少钱升到8220点,8月底转仓的投机资本要平仓退场,每张合约又要盈余4万港币。 9月1日,在对8月28日股票现货市场成交结果启动交割时,港府发现由于结算制度的破绽,有146亿港元已成交股票未能交割,炒家得以逃脱。 在此次延续10个买卖日的干预执行中,港府在股市、期市、汇市同时介入,力图构成一个平面的防卫网络,令国际炒家无法发扬其擅长的“声东击西”或“敲山震虎”的手腕。 详细而言,港府方面针对大部分炒家持有8000点以下期指沽盘的现状,期望把恒生股指推高至接近8000点的水平,同时做高8月期指结算价,而放9月期指回落,拉开两者之间空档。 即使一些炒家想把仓单从8月转至9月,也要为此付出几百点的入场费,使本钱大幅增高。 在详细操作上,香港政府与国际炒家将关键战场放在大蓝筹股上,关键包括汇丰、香港电讯、长实等股票。 这些股票股本大、市值高,对恒生指数涨落无足轻重。 以汇丰为例,该股占恒生股指的权重到达30%,故成为多空必争之股。 至1999年8月底,事先购入的股票经计算。 帐面盈利约717亿港元,增幅60.8%,恒生指数又上升至点。 国际炒家损失沉重,港府入市大获成功。 据称,仅索罗斯就赔了8亿美元。 听说中国政府在面前应用手上的外汇储藏鼎力支持港府。 不过政府自己开的市场,自己也出来玩,有点自娱自乐的滋味(被格林斯潘痛批)。 97西北亚金融危机索罗斯获利20亿美元(外界推测)。 这次西北亚金融危机继续时问之长,危害之大、涉及面之广,远远超越人们的预料。 但是,危机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的,它是一系列要素共同促进的肯定结果。 从外部要素看,是国际投资的庞大冲击以及由此惹起的外资撤离。 据统计,危机时期,撤离西北亚国度和地域的外资高达400亿美元。 但是,这次西北亚金融危机的最基本要素还是在于这些国度和地域外部经济的矛盾性。 西北亚国度和地域是近20年来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域之一。 这些国度和地域近年来在经济加快增长的同时暴显露日益严重的疑问:①以出口为导向的休息密集型工业开展的优势,随着休息力本钱的提高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正在降低。 上述西北亚国度和地域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未作适时有效的调整,致使竞争力降低,对外出口增长缓慢、形成经常项目赤字居高不下。 1996年,泰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赤字为230亿美元,韩国则高达237亿美元。 ②银行存款过火宽松,房地产投资偏大,商品房空置率上升、银行呆账。 坏账等不良资产日益收缩。 泰国金融机构出现厂严重的现金周转疑问,韩国数家大型企业资不抵债宣告破产,日本几家金融机构开张,印度尼西亚更是信誉危机加剧。 以上这些经济要素从各个方面影响了汇市和股市,③经济增长过火依赖外资,少量引进外资并造成外债减轻。 泰国外债1992年为200亿美元,1997年货币升值前已达860亿美元,韩国外债更是超越15D0亿美元。 ④汇率制度僵化。 在近年美元对国际关键货币有较大升值的状况下,西北亚国度和地域的汇率未作调整,从而出现高估的现象,加剧了产品多少钱下跌和出口锐减。 因此,这些国度和地域货币升值势在必行。 而货币升值又造成了归还外债的才干进一步降低,通货收缩压力加剧,从而促使股市下跌。 ⑤在开放条件和应变才干尚不充沛的状况下,过早地开放金融市场,参与国际金融一体化,当国际游资乘机息事宁人时,一些西北亚国度和地域手足无措或措施不力,完全处于主动位置。
hibor是什么意思
hibor的意思是香港同业拆借利率。
HIBOR,全称为“Hong Kong Interbank Offer Rate”,即:香港同业拆借利率。 香港银行间市场以港币计价的拆进拆出利率,期限从隔夜到一年期不等。 HIBOR相似于LIBOR(伦敦同业拆借利率)。 此外,HIBOR还是直接介入或直接介入亚洲经济的借款人和存款人参考的基准利率。
短语:
CNH Hibor银行同业拆息 ; 同业拆息 ; 离岸人民币同业拆息 ; 离岸人民币拆息。
HIBOR Futures Strip港元利率期货迭期 ; 港元利率期货叠期。
CNH Hibor Fixing同业拆息定价 ; 离岸人民币拆息定价。
Serial Month Hibor Futures三个月拆息利率期货。
Hibor C硼氯定混剂。
M HIBOR月港元利息结算利率。
HIBOR Futures Market Update港元利率期货市场通讯。
Prime-HIBOR Spread最活动利率与拆息息差。
3M HIBOR月港元利息结算利率。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