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出售,有兴趣带价格联系QQ:503594296

格力是家电行业独一不做房地产的企业 不赚房地产和金融的快钱!董明珠 (格力家电行业纳税第几)

董事长董明珠在第十九届中国品牌节上表示,在2013年格力进军了自动装备。进军自动装备的时辰,大家都觉得你家电做得很好,又有钱赚,干嘛要搞装备?是不是装备很赚钱呢?

“其实不是,大家知道什么赚钱,如今暴雷的比拟多的是谁?在这风行一时都赚钱的行业,房地产和金融投资能赚快钱。但是格力恰恰没有选择这两个行业。在家电行业,格力是惟逐一个不做房地产的企业。”她说。


为什么如今大家都说实体经济不景气

近日,实体经济哀鸿一片的报道屡见不鲜,易读财经梳理了几个比拟典型的案例,先来感受一下:

珠三角玩具厂论斤甩货:芭比娃娃每斤7元 喜羊羊6元

据香港《明报》网站报道,汕头市澄海区是玩具批发市场集中地,该市的天空玩具厂从2012年首家推出玩具论斤卖的销售方式,随后该种形式在珠三角多个中央出现,并出现多间同类型公司。 职员表示,他们的玩具来源有多种渠道,包括玩具厂的货尾、样品等,另外就是开张或转型玩具厂的库存。

“这些玩具都是论斤算的,有单品一箱,也有混装(不同的玩具)。 ”他说,芭比娃娃7元一斤,超人、蝙蝠侠、蜘蛛侠、喜羊羊系列等动漫类6元一斤,遥控类10元一斤,假设全部检测过性能的就要11元一斤,可保证90%以上的质量。 很多客户都是一吨一吨的买,每吨由4000到1万元,这样算上去,一斤仅为2元。

东莞某灯饰厂唐老板封锁工厂买4套房:不幸的是没买更多

据华夏时报报道,东莞某灯饰厂的唐老板,最忙时有100多名工人,灯饰订单少数都是出口产品,忙碌时车间延续几个月加班,“后来消费逐渐下滑,加班很少了,一是订单增加、多少钱降低没钱赚了;二是员工工资不时在涨,增加员工又造成订单主动增加,还要倒贴钱来发工资,你说不关门干什么?”

唐老板2014年下半年武断关掉工厂,回到了广州的家,动用了亲人的目的陆续买了4套大房子。 “幸运的是买了房,不幸的是没买更多。 ”他笑着说。

而唐老板并不是唯逐一个,据悉像他这样做实业的企业主或许更多在押离,转身投入到房地产投资当中。

深圳王老板的绝望:假设还坚持做实业无非是找死

王老板的公司是消费型企业,有一个近300人的厂子,依照如今深圳的工资水平,加之他的产品技术含量较高,员工待遇自然要好,如今员工的月平均工资5000多元,加上各种保险和公积金,他每个月要承当每个员工6000多元的本钱。 就人力本钱这一项,他每个月的开支近200万元。 外加厂房、电费、水费、税费和各种公关费用,每个月的开支超越300万元。 这300万元的费用是不论刮风下雨都得支付的。

可疑问是,产品消费出来了,也卖了,但货款却迟迟不得收回。 他自己预算了一下,就往年上半年,他曾经垫付了三千万的货款。 而且依据如今的情势,只要或许越垫越多。 这样下去换了谁都受不了。

日益紧张的资金链,让他自但是然的想到银行存款。 但银行存款并不简易。 王老板想不明白了:凭什么让他辛辛劳苦的为这个国野生活300多人,却得不到国度任何一点支持,反而成为剥削和打压的对象?等他往年把一切的款项收回,不再扩展消费,渐渐把原来工厂里的员工分流,最后还是计划把工厂关了。

W哥的无奈:银行断贷 不得不封锁工厂转让店铺

2014年,W哥趾高气扬,想将自己餐饮店的产品电商化,做成真空装淘宝卖,粉沫化做成简易面资料。 W哥从银行贷了2000万,兴办工厂、租用仓库、找人研发简易面食材、打广告、创品牌、搞营销,一切都是美妙的样子。

但是到了2015年,存款到期了。 银行好说歹说,先还再贷,可以很快再贷出来。 W哥就拆借了高利贷还上了。 岂料银行突然变了脸,不再赞同放贷, 2000万资金断贷,这直接断了W哥的后路。

W哥不得不封锁了工厂,四五家盈利很好的店只能转让,只保管了一个总店,等候东山再起。

此外,除了上述典型案例,易读财经还查阅到,HM,ZARA,中国大陆最滞销的女装品牌。 约70%是西北亚制造。 而且这种趋向会减速开展。 宜家、nike,曾经末尾把工厂搬到了西北亚。 中国制造业大受应战。

综上所述,大体上可以感遭到实体经济如今的困难处境。 而面对实体经济的不景气,国务院也坐不住了,近日,国务院发文要求经过1-2年努力,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本钱任务取得初步成效,3年左右使实体经济企业综分解本合理降低,盈利才干较为清楚增强。

那高层的这一愿景能成功吗?我们无妨来找找实体经济被打垮的面前要素。

疯狂“地王”欲掏空实体经济

以后,地王纪录被刷新,上海静安区地块以110.1亿元总价拍出,楼面价超越10万元/平方米,溢价率139%,刷新了全国范围的历史单价“地王”纪录。

上海创出史上最贵“地王”不是大事,但面前折射的现象与疑问必需惹起注重。 “地王”频出,很大水平上暴显露中央政府对房地产市场预期控制的失效。 房地产市场疯狂,会吸纳实体经济的资金,推高实体本钱,加剧实体衰落。 必需给房地产降温,让投资房地产赚不到钱,才干给实体经济更多的未来、希望。

社保交纳基数过高吓退企业主

假定你的税前工资元,在扣除各类社会保险及其所得税之后,每月能够拿到手的工资是7454元。 缩水的25%是如此计算的元工资,团体需缴养老保险8%,医疗保险2%外加3元,失业保险0.2%,算计22.2%,外加3元,即2223元。 再扣除交纳个税322.70元,剩下7454.30元。

至于你的企业,缴费比例要远远超越雇员。 元税前工资,企业需交纳的社保,包括养老保险20%,医疗保险10%,失业保险1%,工伤保险0.3%和生育保险0.8%,住房公积金12%,算计44.1%。 由此可知,企业交纳的社保金额约为4410元。

试想一下,一个企业,假设按规则交纳五险一金,这项金额占到了总工资的30-50%左右,有多少企业能够接受?这也是逼着企业在变相违规。 假设交纳基数小了,减轻企业担负,也就不会有“西南养老金交纳额渡过高吓跑投资者”的资讯了。

虚拟经济过火 赚快钱形式丢弃实体

2015年,P2P在中国一下子涌出来数千家,互联网+成了抢手;2016年,直播、网红经济又成了风口上的“猪”。 究其要素,都是急躁、赚快钱的商业形式在作祟。 由于违法本钱低,又是处在风口上的形式,钱好忽悠,资本纷繁追捧。 而相比于来钱慢,报答期过长的实体经济,遭到丢弃就不奇异了。

融资难 难于上青天

为什么银行不肯放款给中小企业?要素很简易,就是生意不能稳赚钱。 存款100万元给小民企和存款一个亿给大国企,破费的本钱是一样的,银行自然不会理会中小企业。 如今的状况是,中小企业拿不到存款,就算拿到了还或许要接受被断贷的晴天霹雳,而国企拿到了资金后又无处投资,于是资金在国企手里转个弯,高息放贷给中小企业。 融资简直难于上青天!

国度补贴害了企业竞争环境

格力的董明珠曾在一次性经济情势座谈会上对总理说,不要给钱,我们也不要扶持政策,我们要的是一个公允、透明、对等的环境。 给了我们这个环境,我们会做的更好,比给钱更好。

众所周知,科技厅、工信厅、商务厅、发改委等每个系统每年都有少量的国度扶持资金,动辄几个亿几十个亿,而企业呢,则是国度扶持什么就做什么,虽然也了解国度的初衷是好意,而就是由于这些钱,把企业的竞争环境破坏了,大家不去搞创新搞研发,而是竞相搞相关,拿补贴。 破坏了商业环境。

中国想要真正弱小,单靠房地产和金融泡沫,是无法能的!只要给企业减负,给实体经济生机,才干长盛不衰!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