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净利润同比预减91.20%到84.32% 603110.SH 西方资料 (半年报净利润排名)
媒体7月14日丨(603110.SH)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估量2025年半年度成功归属于母公司一切者的净利润50万元到75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518万元到493万元,同比增加91.20%到84.32%。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估量2025年半年度成功归属于母公司一切者的扣除十分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58万元到-33万元。
本期业绩预减的关键要素1、主营业务影响:油墨市场竞争剧烈,销售多少钱下调,形成毛利降低。2、油墨公司为处分员工积极拓展市场、开发大客户,提高了销售人员报酬和客户开发费用,进而销售费用有所介入。
现金流量表的填法
普通采用直接法编制。 如何依据两大主表加快编制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不时是企业报表编制的一个难点,假设对一切的会计分录,按现金流量表准绳的要求全部调整为收付成功制,这等于是重做一套会计分录,无疑将大大参与财务人员的任务量,在通常中也缺乏可操作性。 许多财务人员因此希望仅依据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两大主表来编制出现金流量表,这是一种奢望,实践上仅依据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是无法编制出现金流量表的,还要求依据总账和明细账失掉相关数据。 作者依据实践阅历,提出加快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方法,与读者讨论,这一编制方法的数据来源关键依据两大主表,只从相关账簿中取得必需的数据,以到达简易、加快编制现金流量表的目的。 本文提出的编制方法从关键性准绳动身,牺牲准确性,以换取速度。 编制现金流量表按以下由易到难顺序加快成功编制: 首先填列补充资料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参与状况”各项目,并确定“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参与额”。 第二填列主表中“筹资活动发生的现金流量”各项目,并确定“筹资活动发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第三填列主表中“投资活动发生的现金流量”各项目,并确定“投资活动发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第四计算确定运营活动发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计算公式是:运营活动发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参与额-筹资活动发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发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编制现金流量表的难点在于确定运营活动发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于筹资活动和投资活动在企业业务中相对较少,财务数据容易失掉,因此这两项活动的现金流量项目容易填列,并容易确保这两项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结果正确,从而依据该公式计算得出的运营活动发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也容易确保正确。 这一步计算的结果,可以验证主表和补充资料中“运营活动发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各项目能否填列正确。 第五填列补充资料中“将净利润调理为运营活动现金流量”各项目,并将计算结果与第四步公式得出的结果能否分歧,如不相符,再启动审核,以求最终分歧; 第六最后填列主表中“运营活动发生的现金流量”各项目,并将计算结果与第四步公式计算的结果启动验证,如不相符,再启动审核,以求最终分歧。 由于本项中“收到的其他与运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是倒挤发生,因此主表和附加资料中“运营活动发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是相等的,从而加快成功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上方按以上顺序详细说明各项目的编制方法和公式: 一、 确定补充资料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参与额” 现金的期末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末余额; 现金的期初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初余额;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参与额=现金的期末余额-现金的期初余额。 普通企业很少有现金等价物,故该公式未思索此要素,如有则应相应填列。 二、确定主表的“筹资活动发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实收资本或股本期末数-实收资本或股本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应付债券期初数) 2.借款收到的现金 =(短期借款期末数-短期借款期初数)+(常年借款期末数-常年借款期初数) 3.收到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投资人未按期交纳股权的罚款现金支出等。 4.归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 =(短期借款期初数-短期借款期末数)+(常年借款期初数-常年借款期末数)(剔除利息)+(应付债券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剔除利息) 5.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 =应付股利借方出现额+利息支出+常年借款利息+在建工程利息+应付债券利息-预提费用中“计提利息”贷方余额-票据贴现利息支出 6.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出现筹资费用所支付的现金、融资租赁所支付的现金、增加注册资本所支付的现金(收买本公司股票,退还联营单位的联营投资等)、企业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建固定资产,除首期付款支付的现金以外的其他各期所支付的现金等。 三、确定主表的“投资活动发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短期投资期初数-短期投资期末数)+(常年股权投资期初数-常年股权投资期末数)+(常年债务投资期初数-常年债务投资期末数) 该公式中,如期初数小于期末数,则在投资所支付的现金项目中核算。 2.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 =利润表投资收益-(应收利息期末数-应收利息期初数)-(应收股利期末数-应收股利期初数) 3.处置固定资产、有形资产和其他常年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 =“固定资产清算”的贷方余额+(有形资产期末数-有形资产期初数)+(其他常年资产期末数-其他常年资产期初数) 4.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收回融资租赁设备本金等。 5.购建固定资产、有形资产和其他常年资产所支付的现金 =(在建工程期末数-在建工程期初数)(剔除利息)+(固定资产期末数-固定资产期初数)+(有形资产期末数-有形资产期初数)+(其他常年资产期末数-其他常年资产期初数) 上述公式中,如期末数小于期初数,则在处置固定资产、有形资产和其他常年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项目中核算。 6.投资所支付的现金 =(短期投资期末数-短期投资期初数)+(常年股权投资期末数-常年股权投资期初数)(剔除投资收益或损失)+(常年债务投资期末数-常年债务投资期初数)(剔除投资收益或损失) 该公式中,如期末数小于期初数,则在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项目中核算。 7.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投资未按期到位罚款。 四、确定补充资料中的“运营活动发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净利润 该项目依据利润表净利润数填列。 2、计提的资产减值预备 计提的资产减值预备=本期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预备出现额累计数 注:直接核销的坏账损失,不计入。 3、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制造费用中折旧+控制费用中折旧 或:=累计折旧期末数-累计折旧期初数 注:未思索因固定资产对外投资而增加的折旧。 4、有形资产摊销 =有形资产(期初数-期末数) 或=有形资产贷方出现额累计数 注:未思索因有形资产对外投资增加。 5、长等候摊费用摊销 =长等候摊费用(期初数-期末数) 或=长等候摊费用贷方出现额累计数 6、待摊费用的增加(减:参与) =待摊费用期初数-待摊费用期末数 7、预提费用参与(减:增加) =预提费用期末数-预提费用期初数 8、处置固定资产、有形资产和其他常年资产的损失(减:收益) 依据固定资产清算及营业外支出(或支出)明细账剖析填列。 9、固定资产报废损失 依据固定资产清算及营业外支出明细账剖析填列。 10、财务费用 =利息支出-应收票据的贴现利息 11、投资损失(减:收益) =投资收益(借方余额正号填列,贷方余额负号填列) 12、递延税款贷项(减:借项) =递延税款(期末数-期初数) 13、存货的增加(减:参与) =存货(期初数-期末数) 注:未思索存货对外投资的增加。 14、运营性应收项目的增加(减:参与) =应收账款(期初数-期末数)+应收票据(期初数-期末数)+预付账款(期初数-期末数)+其他应收款(期初数-期末数)+待摊费用(期初数-期末数)-坏账预备期末余额 15、运营性应付项目的参与(减:增加) =应付账款(期末数-期初数)+预收账款(期末数-期初数)+应付票据(期末数-期初数)+应付工资(期末数-期初数)+应付福利费(期末数-期初数)+应交税金(期末数-期初数)+其他应交款(期末数-期初数) 16、其他 普通有数据。 五、确定主表的“运营活动发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支出×(1+17%)+利润表中其他业务支出+(应收票据期初余额-应收票据期末余额)+(应收账款期初余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初余额)-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预备期末余额 2、 收到的税费返还 =(应收补贴款期初余额-应收补贴款期末余额)+补贴支出+所得税本期贷方出现额累计数 3.收到的其他与运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营业外支出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出现额+其他业务支出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出现额+其他应收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出现额+其他应付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出现额+银行存款利息支出(公式一) 详细操作中,由于是依据两大主表和部清楚细账簿编制现金流量表,数据很难准确,该项目留到最后倒挤填列,计算公式是: 收到的其他与运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公式二) =补充资料中“运营活动发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4+5+6+7) } 公式二倒挤发生的数据,与公式一计算的结果悬殊不会太大。 4.购置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本钱+(存货期末余额-存货期初余额)〕×(1+17%)+其他业务支出(剔除税金)+(应付票据期初余额-应付票据期末余额)+(应付账款期初余额-应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初余额) 5.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应付工资”科目本期借方出现额累计数+“应付福利费”科目本期借方出现额累计数+控制费用中“养老保险金”、“就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本钱及制造费用明细表中的“休息维护费” 6.支付的各项税费 =“应交税金”各明细账户本期借方出现额累计数+“其他应交款”各明细账户借方数+“控制费用”中“税金”本期借方出现额累计数+“其他业务支出”中有关税金项目,即:实践交纳的各种税金和附加税,不包括进项税。 7.支付的其他与运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营业外支出(剔除固定资产处置损失)+控制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休息保险金、就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折旧、坏账预备或坏账损失、列入的各项税金等)+营业费用、本钱及制造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休息保险金、就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其他应收款本期借方出现额+其他应付款本期借方出现额+银行手续费 六、汇率变化对现金的影响 =汇兑损益 七、关键说明 本文提出的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仅是作者依据自己的通常阅历总结出来的简易方法,说其简易,是由于这个方法仅是依据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及部清楚细账编制,而实践业务是扑朔迷离的,按本文方法编制的现金流量表无法片面反映出来;按任务底稿法和T型账户法编制,任务量又十分大,这要求往常做好积聚,在实践任务中,现金流量表是年度决算报表,往常并无编报要求,大部分企业财务由于任务忙碌,而疏忽做好这一基础任务,都是年终决算时暂时编制,却又无从着手,本文方法可以暂时处置这些企业财务人员的燃眉之急。 现金流量表在企业决策中作用,各企业控制层还未惹起高度注重,企业财务人员编制该表也是应付成功的,会计师事务所也很难审计或干脆不审。 充沛发扬现金流量表的作用,还有一个逐渐的看法环节。 要准确编制现金流量表,要求财务人员往常按月做好数据的积聚任务,本文提出的方法也仅是权宜之计,从关键性角度思索,按本方法编制的现金流量表基天性反映出企业的现金流量状况,满足企业基本的决策要求。 各位可以依据各企业的详细状况,对该方法启动完善补充,以契合自己的编制习气和要求。 本文提出的编制方法,从事报表编制的财务人员会很快熟练的,熟练后普通在一小时以内可以编制出现金流量表,作者自己的最加快度是20分钟。 本文提出的编制方法,是粗略性的,仅适宜主业突出的单一主体企业,不适宜多元化运营的集团企业以及购并、重组、对外投资频繁的企业(可以参考自创)。
直接法现金流量表
净利润是以权责出现制为基础的,而现金流量是以收付成功制为基础的。 直接法的基本原理就是以企业报告期内依照权责出现制计算的净利润为终点,经过对有关项目的调整,转换为依照收付成功制计算出来的企业当期运营活动发生的现金净流量的方法(基本格式如表5-12)。 表5-12 直接法下现金流量表的基本格式 补充资料 行次 金额 1、将净利润调理为运营活动现金流量: 净利润 加:计提的资产减值预备 固定资产折旧 有形资产摊销 长等候摊费用摊销 待摊费用增加(减:参与) 预提费用参与(减:增加) 处置固定资产、有形资产和其他常年资产的损失(减:收益) 固定资产报废损失 财务费用 投资损失(减:收益) 递延税款贷项(减:借项) 存货的增加(减:参与) 运营性应收项目的增加(减:参与) 运营性应付项目的参与(减:增加) 运营活动发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这种转换可以分三步启动: 第一步,以权责出现制下的净利润(即“利润表”中的净利润)为终点,剔除非运营活动所发生的利润,将“净利润”调整为运营活动发生的净利润(权责出现制)。 第二步,经过对运营活动中与利润有关但与现金有关的项目启动调整,将权责出现制下的运营活动的净利润调整为“收付成功制下的净利润”。 第三步,经过对运营活动中与利润有关但与现金有关的项目启动调整,将“收付成功制下的净利润”调整为“运营活动所发生的现金净流量”。 详细环节列示如下: 第一步——将“净利润”调整为运营活动发生的净利润 净利润(权责出现制下) 加:曾经增加利润但与运营活动有关的项目 (1) 处置固定资产等的损失 (2) 固定资产报废损失 (3) 财务费用(利息及融资手续费等) (4) 六项预备(不包括存货涨价预备、坏账预备) 减:曾经参与利润但与运营活动有关的项目 (1) 处置固定资产等的收益 (2) 非运营性发生的汇兑损益(财务费用) (3) 投资收益 运营活动发生的净利润(权责出现制下)① 第二步——将①调整为“收付成功制下的净利润”; 加:运营活动中曾经增加利润但不增加现金的项目 (1) 计提坏账预备 (2) 提取的存货涨价预备 (3) 固定资产折旧(减:存货参与部分) (4) 有形资产摊销 (5) 长等候摊费用摊销 (6) 本期应付工资、福利费的参与(减:存货参与) (7) 待摊费用摊销(减:存货参与) (8) 计提运营性预提费用(减:存货参与) (9) 产品销售本钱(存货增加) (10)递延税款贷项 (11)计算所得税(应交税金参与) 减:运营活动中曾经参与利润但不参与现金的项目 (1) 应收帐款的参与(减:应交税金(增值税)的参与) (2) 应收票据的参与(减:应交税金(增值税)的参与) (3) 预收帐款的增加 因净利润而构成的运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② 第三步——将②调整为“运营活动所发生的现金净流量” 加:运营活动中与利润有关但参与现金的项目 (1) 应收帐款、应收票据(减:财务费用——贴现)、其他应收款等的增加 (2) 预收帐款的参与 (3) 购货退回(存货增加) 减:运营活动中与利润有关但增加现金的项目 (1) 应付帐款、应付票据、其他应付款等的增加 (2) 预付帐款的参与 (3) 购进存货支付的现金(存货参与) (4) 应付工资、福利费的增加 (5) 预提费用的增加 (6) 待摊费用的参与 (7) 应交税金的增加 运营活动所发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第三步) 以上就是直接法下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原理。
会计报表依据什么填制 怎样填写
先做会计分录, 依据会计分录 登总账 明细账依据总账明细账算出科目余额表依据科目余额表 填制会计报表。希望回答对您有协助,望采用,谢谢!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